《儿歌变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执教内容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1课《儿歌变画》,属于“造型、表现”部分,它要求学生从观察,想象和联想入手进行创作。儿歌是少年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童谣,许多同学也许早就积累了许多朗朗上口、耳熟能详的儿歌。本课引导同学们将生活中喜爱的儿歌变成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让同学们大胆的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想象力,按照儿歌内容有目的地进行绘画,同时增强同学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将对文字的感受融入绘画表现中去。 设计意图:我将在本课设置情境教学环节以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采用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本课定位为“造型表现”课型,本课要求学生以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体”。“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发现问题、实验、制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肖川) 教学设计依据: 探究式学习和传统式学习方式的变化可分为以下几点: 从注入知识的学习走向开掘智能的学习; 从按部就班式的被动学习走向富于创新精神的主动学习; 从整齐划一的学习走向充分个性化的学习; 从系统的学习走向问题的,随机的学习; 从非兴趣的学习走向由兴趣出发的学习; 从依赖老师的学习走向以学生为主的学习; 从传统的课程化学习到机动的非课程化学习。 《美术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采用情境设置和探究式学习方式,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精心设计教学课程,创立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 教学目标:1.能够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画; 2.能够根据所选的儿歌内容进行配画,画面自由大胆,色彩和谐,构图合理; 3.通过感受儿歌,给儿歌配画,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 学生:水彩笔、画纸、铅笔 作业要求:基本作业:用所学方法把自己喜欢的儿歌变成一幅画; 弹性作业:试着用多幅连环的绘画形式来表现一首儿歌。 课堂实录: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好,昨天晚上老师看了一个综艺节目,节目里有个游戏叫做“我来演,你来猜”,你们想不想也来玩一玩这个游戏?(生:想)那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我来画,你来猜”的游戏! (设计目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动力之一。”考虑到孩子年龄小的特点,我采用了情境设置教学,课的一开始,我以“我画你猜”的比拼游戏最快的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让孩子进入游戏角色,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为儿歌配画,同时也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做准备。) 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注意,我要出题了!看(老师开始画,学生猜出就停笔,暂时不画完整)对了,我画的是小白兔,但是我要你们猜的可不是什么动物噢!我今天可是要你们“看画猜儿歌”,(生:小白兔白又白)哇!真好!小朋友们都猜对了(鼓励)下面第二题(画燕子),回答正确,同学们真聪明! (设计目的:在这个小环节中,我画的兔子只画了头部就停笔了,学生很快猜对相应的儿歌,但我并没有马上补充完整,其实这只不完整的兔子是为给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去发现问题埋下伏笔,从而让学生清楚下个教学环节中“画面需要画完整”的学习重点。) 师:接下来第三题(画星星)(生:小星星)不对!也不对!还不对!我的谜底是《小红帽》(学生质疑老师画的不对)师:你来说说我哪儿不对了?(生:画的不是小红帽,与儿歌的内容不符合)师:哦,对了,原来我没把儿歌的主要内容画上,所以谁也猜不出是哪首儿歌,(老师把偏小的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