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1653629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课件(共1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2246822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张
第六
,
12张
,
九年级
,
语文
,
统编
,
学年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知人论世 辛弃疾,字_____,号_____, 历城 (山东济南)人,_____词人。他是 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英雄人物,也 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艺术风格多 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____”。与李清照并称“ ———。著有《_____》。 幼 安 稼 轩 南宋豪放派 苏辛 济南二安 稼轩长短句 此词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他无心赏玩。眼看国是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诗 歌 背 景 初读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2.画一画节奏,读出情感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品读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品读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1.这首词的词眼是? 悟读 2.词人写了哪两种“愁”? 愁 少年愁 成人愁 两种愁是否相同? 少年时代思想单纯,没有经历人世艰辛,喜欢登上高楼,赏玩景致,本来没有愁苦可言,但为“赋新词”极力渲染愁。 悟读 补充: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尽:达到极限。 如何理解这一句? 以昔衬今,在自嘲自讽中,写尽了人生的无奈。 成人愁 胸怀大志,备受打击,以致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愁,是一种深沉而无法解脱的愁。 问 题 探 究 为什么词人“欲说还休”?是什么原因使他又不想说了? 此词上阙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阕写出满腹愁苦去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主 旨 归 纳 1.写少年时代风华正茂而又无忧无虑(也有时用来感叹少年时候的年轻不懂事)的句子是: , 2.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下阕与少年时无忧无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的句子是: , 3.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用吞咽式的表情,表示有许多忧愁不能明说,只能通过对天气的感知,来表达心中的悲凉与无奈之情的句子是: ,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随 堂 练 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趣味导图【整本书完整版】(PDF版)(2025-04-27)
4 古代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 课件(共25张ppt)(2025-04-28)
第20课 狼 课件(共35张PPT)(2025-04-28)
第19课 紫藤萝瀑布 课前预习单(原卷版+解析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2025-04-27)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件(共52张ppt)(2025-04-2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