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二 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素养要素 课时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 1.能描述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物态的宏观特征,知道物质能在三种物态之间发生相互转化。 2.知道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会变,能够区分晶体和非晶体。 3.知道液体凝固形成晶体的过程放热温度保持不变,液体凝固形成非晶体的过程放热温度会变。 4.能够运用熔化和凝固等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科学思维 1.能够基于实验数据和观察,通过逻辑推理归纳出物质熔化的内在规律。能基于严谨的论证质疑既有结论,提出合理见解。 2.学会运用演绎思维,基于已归纳的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规律,进行逻辑推理,预测这两类物质的凝固规律。 科学探究 1.能针对晶体物质的熔化现象,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 2.能够实时、准确地观察固体熔化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并记录相应的温度数据,提升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能够利用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或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并将其作为实验证据,得出科学的结论,提升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 4.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数据分析和结论,与同伴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不同物质熔化规律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科学态度与责任 1.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积极参与实验观察和讨论。 2.实验过程中,能坚守诚信原则,不篡改任何实验数据,养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熔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难点:判断物态变化的种类,运用熔点和凝固点的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重难点分析:经历熔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了解晶体和非晶体 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之所以是重点,是因为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状态变化的基础,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掌握晶体与非晶体的特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而准确判断物态变化并应用熔点和凝固点知识解释实际现象,需要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因此成为难点。 重难点教学策略: 1.观察和实验法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与科学实验,理解物质三态及其转换。利用现代手段强化实验效果,清晰展现固体熔化过程。 2.分组实验教学策略: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观察记录固体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物质状态的变化,培养科学态度和实验习惯。 3.基于数据和图像的分析教学策略:实验后引导学生利用数据表格和图像分析物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深化理解。 4.对比和归纳教学策略:通过对比不同物质的熔化过程,发现不同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差异,科学推理凝固过程和凝固点。 学习活动设计 本课时学习活动流程大致如图3.2-1所示。 一、基于情境,提出问题 设计思路:创设关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出本课时的研究内容:物质在固态和液态间变化的规律。 师:(展示从冰柜里拿出的冰块)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里拿出来的冰块,一会儿就变成了水。冰在变成水的过程中,它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冰是固态,水是液态,所以冰由固态变成了液态。 师:在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冰需要吸热还是放热?是否需要特定的条件?今天我们将聚焦于探究固态与液态相互转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以及这种物态变化过程中是否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二、分析问题,展开探究 探究任务1:描述物质三种状态的宏观特征,认识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设计思路:首先,让学生回顾和描述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宏观特征,并引出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接着,以冰变成水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判断熔化过程的开始和结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