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1、(2023年山东滨州)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 “谷雨”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 “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小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2、(2023年甘肃武威)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下列诗句中所指的物态变化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蒸发现象 D.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3、(2023年陕西)“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伟大成就之一。古人通过观测天体运行,总结出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的规律,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诗句“一朝秋暮露成霜”,描述了“霜降”前后的气温变化。下列对诗句中所涉及的自然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露和霜都是固体 B. 露是由霜熔化形成 C. 霜是由露凝固形成的 D. 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4、(2023年山东临沂)沂蒙山区地处中纬度区、属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气温适宜,四季分明,物态变化万千。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雾绕山峦 C. 霜满枝头 D. 滴水成冰 5、(2023湖南衡阳)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露珠形成 C. 滴水成冰 D. 雾凇结成 6、(2023年四川成都)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关于图中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草上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图乙中,树叶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图丙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图丁中,群山间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7、(2023年四川眉山)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态变化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熔化 B. 夏天洒水降温液化 C. 秋天细雨绵绵升华 D. 冬天大雪纷飞汽化 8、唐诗宋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对下列诗句中所指的自然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B.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C.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9、关于下列诗句中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欲渡黄河冰塞川”,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 “一蓑烟雨任平生”,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0、 (2023年河南)大好河南,风光无限.关于我省自然风景中涉及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云台山雾气环绕———雾的形成需要吸热 B. 王屋山冰雪消融———雪的熔化需要放热 C. 老君山霜打枝头———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 鸡公山朝露晶莹———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1、(2023年甘肃金昌)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下列诗句中所指的物态变化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蒸发现象 D.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形成是熔化现象 12、(2023年甘肃金昌)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下列诗句中所指的物态变化现象分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