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有改动)中原地区陶寺遗址有彩绘龙纹陶盘,北方红山文化的玉器中有玉龙,三星堆遗址也出土了大量带有龙形象的青铜器。这些考古发现共同反映出中华文明( ) A. 多元一体 B.均衡发展 C.领先世界 D.开放包容 2.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求,而可供享用物质资料不足,因此需要制定礼仪,明确人们贫、富、贵、贱的分别,使社会有秩序发展。这表明荀子( ) A.推崇仁政 B.强调礼法并用 C.主张礼治 D.追求精神自由 3.右面为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其中①应为( ) A.战国时期社会转型 B.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C.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D.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4.新罗仿唐制设国学,教授《尚书》礼记》等,儒家经典成为新罗学生必读书,后又仿唐朝置算学博士和医学博士,分别讲授《九章算术》《本草经》等。这说明( ) A.唐朝政治制度先进 B.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C.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D.中朝民间交往密切 5.他冲破传统局限,“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以诗为词,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乃千古之绝唱。他是( ) A.柳宗元 B.辛弃疾 C.陆游 D.苏轼 6.明末清初,广东南海县九江乡“鱼塘十之八,田十之二”,到乾嘉时期,“民多改业桑、鱼,树艺之夫,百不得一”,曾经的稻米主产区和输出区几乎不再生产稻谷。其稻米“尽仰赖于他乡”。除鱼桑之业,还有甘蔗、柑橘种植,都被乡民视为获利途径。这一现象( ) A.反映农耕面积扩大 B.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C.加快自然经济瓦解 D.表明手工工场产生 7.下面为某同学搜集的一组学习资料。其探究主题是( ) A. 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民主与科学 D.救亡图存 8.(有改动)下面内容直接表明( ) 10月23日,长沙宣告脱离清廷 10月31日,云南宣告脱离清廷 11月3日,上海宣告脱离清廷 11月5日,浙江宣告脱离清廷 …… A.辛亥革命有统一的组织 B.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C.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D.辛亥革命赢得民众支持 9.1926年11月底,湖南农民协会会员达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增加到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3万多人,到11月增至20万人左右。这主要由于( ) A.土地革命的开展 B.二次革命的爆发 C.城市工会的影响 D.北伐的胜利进军 10.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A.上海 B.武汉 C.古田 D.延安 11.下表为1938—1945年间山海关内侵华日军战场兵力分布情况(万人)。据此可知( ) 年份 山海关内侵华日军人数 敌后战场抗击人数 占比(%) 1938 68 40 58.8 1939 86 54 62.8 1940 80 47 58.8 1941 61 46 75.4 1942 55 33.2 60.4 1943 60 35 58.3 1944 73 46.8 64.1 1945 108.85 75.87 69.7 资料来源:刘庭华编著《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统计荟萃(1931—1945)》。 A.日本政治诱降南京国民政府 B.侵华日军败局已定 C.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D. 国民政府消极抗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重大运动,旨在( ) A.巩固新生政权 B.实施“一五”计划 C.调整生产关系 D.推进民主政治 13.开展史料研习,应选择典型、可信、有价值、有说服力的史料。雷锋是中华民族的时代楷模,雷锋精神教育和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研究雷锋精神的首选史料是( ) A.《雷锋精神读本》 B.《雷锋日记》 C.电影《雷锋》 D.《伟大战士》 1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