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6608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猫》课堂实录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207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6课
  • cover
《猫》课堂实录 肖家芸 一、分角色朗诵,初步感知全文 师:同学们好!(屏幕显示“猫”,标题下配有猫的动漫图像及作者姓名)。喜欢《猫》这篇文章吗? 学生齐应:喜欢。 师:真好!里面写了几只猫啊? 学生齐应:三只。 师:这三只猫各有什么特点呢?先请同学分角 色朗诵相关课文,大家边听边识别,圈出关键词句,作出评判:我最喜欢哪一只,最不喜欢哪一只,要用文中重点词句来说明。 学生主动自荐,有语文课代表随即组合为三组。 A组诵读第一只猫的描述。角色:“我”(男同学),“三妹”(女同学)。 B组诵读第二只猫的描述。角色:“我”(男同学),“三妹”(女同学)。 C组诵读第萨三只猫的描述。角色:“我”(男同学),张婶、夫人、三妹(分别为女同学)。 师:哪一组读的最好? 生齐:第三组。 师:好在哪里? 生1:不同人的心情与性格区别开了,像演戏一样。 生2::他们读的部分本来故事性就强,他们讨巧。 师:不无道理。三个组读得都不错,都值得表扬 ,掌声祝贺!相对而言,人物多,故事强,配合默契难度更大,所以第三组更值得祝贺,大家同意吗?(掌声四起)喜欢哪只的选择必已经有了,理由未必充足,再整理一下个人的感觉,两分钟以后交流。 二、细品作品,体会文本情感 生1:我喜欢第二只猫,因为它“更有趣,更活泼”。 师:再具体点。 生1:不仅在园里跑,还上街跑;会爬树,还会爬墙;会捉老鼠,也会捉蝴蝶。 师:“跑”“爬”“捉”三个关键词,将“更有趣,更活泼”的特点落到了实处,好!你能感觉出作者对第二只猫态度如何? 生1:特别喜爱。 师:你凭什么断定? 生1:无论是“跑”“爬”,还是“捉”,作者都是怀着高兴的心情在欣赏猫。 师:非常好!作者的态度通常侧显在描述的感彩之中,把握了寓言文字的感彩,也就知道了作者的思想倾向。 生3:我更喜欢第一只猫,它活泼天真,不像第二只猫放纵而自惹麻烦。(笑声起)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3:它“像雪白的毛球”,“滚来滚去”;它抢三妹的红带,“扑过来,又扑过去”。总之,它不乱来,既活泼可爱,又懂事好乖。(听课老师报出掌声) 师:你的品味,为师也自愧不如,因为你在“活 泼”当中,又别出了个性与品质的高下,掌声褒奖了你的精彩。同学们借助他的思路,想象一下文中所写第二只猫与第三只卖活泼的不同个性。(同学们在座位上相互动作体会,寓理解于活动之中。)能感觉出作者对第一只猫的态度了吗? 生4:喜欢,只是不像第二只猫那样偏爱。 师:依据是什么? 生4:第二只猫作者写了好多好多,第一只猫写的好少好少。 师:你是说文字的详略鲜明的体现出作者的亲疏,对不对? 生4:是这个意思。 师:你这个意思揭示的正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又一种基本方法。 生5:我觉得作者偏爱第二只猫是为了对比的需要,他越是偏爱,他对偷猫的人越是愤恨,因为后来这只猫被人偷走了吗? 师:这么说,作者这么写不仅 是喜爱猫,还有批评小人、劝诫社会的深意意义了?高明!这也是我备课没想到的。我向你们表示敬佩!(举手示意,掌声响起) 生6:我最喜欢第三直冒,尽管它的颜色、 样子没有一点是讨人喜欢的,但主人收养它,它就不忘感恩,即使被冤屈、被驱赶,它躲在别人屋顶上,也始终望着主人的房子不愿意离去,知道冻死饿死。 师:你是说它有情有义,无怨无悔的精神感动了你?生6:对的。 师:第三只猫感动了你,你感动了我,你的人性化理解也会感动大家,大家说是不是? 生齐:是!(听课者报以掌声) 三、深究文本,剖析文本内蕴 师:主人怎么会冤屈第三只猫的呢? 生7:这猫老瞅着笼中的鸟儿引起了家人的怀疑。 生8:我觉得它是想和鸟对话,因为它太孤独、寂寞。 生9:我觉得那猫想保护鸟,因为它知道那鸟是主人的宠物,很寂寞,所以她一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