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4 司马光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言文的体裁特点。 2.识记“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登、庭”等7个生字。 【学习重点】 学会文言文的朗读,了解课文大意,随文识字,正确书写。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学习难点】 第一课时 司马光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全,都 指司马光 理解内容 我们还可以根据前后语境,把不会的词语换成现代文中常见的词语来理解。 去 离开 涌出 识字技巧 加一加 跌倒 跌落 diē 足 + 失 = 跌 比比皆是 jiē 比 + 白 = 皆 我会写 半包围结构 司 庭 登 跌 众 弃 持 sī tíng dēng diē zhòng qì chí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光 持 石 击 瓮 破 之 谁持石? 光 我知道 持石干什么? 击瓮 为什么击瓮? 把瓮砸破救人 谁 做什么 怎样做 注意停顿断句。 你能说说课文里的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 小组讨论 光持石击瓮破之 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 话题交流 新课导入 课堂交流 《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论语十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你知道文言文吗?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思考:结果怎样? 课文品读 是指瓮爆裂开了之后,水一下子冒出来了。 迸 【译文】别的孩子都离开了,司马光拿起石头将水缸打破,水涌了出来,落水的小孩便得救了。 朗读时,要读出沉着、敬佩的语气。 朗读时,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情境结合 说说水流出来的样子。 瓮被砸破后,水 一下子涌出来了。 【迸】涌出 中国在1918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作为书面语言写成的。现代我们一般把“古文”称为“文言文”。 文言文———特征是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文言文 最后一个“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小博士 用组词法及根据前后语境进行换词的方法来理解此句。 理解文意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大家都抛弃他(失足者)离开了,司马光立刻 拿起石块击打瓮,瓮破了,水流了出来,掉入 水里的小孩儿才得以活下来。 阅读观察,说说你的发现。 语言简洁、以单音节词为主 对比观察 司马光 从前有个人叫司马光。他小时候,常跟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一座假山,假山旁边有一口装满水的瓮。有一回,有个小朋友在假山上玩儿,不小心掉到瓮里了。 小朋友们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瓮,几下就把瓮砸破了。瓮里的水流出来,掉在瓮里的小朋友终于得救了。 24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古文 紧抓要点 层层突破 交流讨论 1 司马光是在什么情况下“击瓮”的呢? 2 在写司马光砸瓮救人之前,为什么还要写其他孩子的反应? 3 课文通过写司马光砸瓮救人这件事想表现什么呢? 学完本文后,你有什么问题? 司马光,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天资聪颖、惜时如金。世称涑水先生。 主持编写《资治通鉴》。(我国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 司马光砸瓮的故事家喻户晓。 人物介绍———司马光 我知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4 司马光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文言文———《司马光》。 交流讨论 足跌没水中 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是在小孩儿跌入水中完全被淹没,而其他孩子因恐惧纷纷逃跑时砸瓮救人的。 我会读 群儿戏于庭,一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