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81626

岭南版(2024)五上 第六单元第18课《家乡的节日》 教案+课件(21页ppt 内嵌多个视频)

日期:2025-04-20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273077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岭南,多个,内嵌,ppt,21页,课件
    (课件网) 家乡的节日 第十八课 (岭南 版)五年级 上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艺术欣赏 04 实践练习 05 艺术欣赏 06 课堂评价 01 新知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知道你们的家乡都有什么节日吗? 02 新知讲解 想必大家对这个节日不陌生吧? 那么小朋友们在这个节日时都会干什么呢? 春节(Spring Festival),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从腊八或小年开始,到元宵节,都叫过年 。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仪式,“春节”一词开始使用是在辛亥革命以后。 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民俗众多,包括喝腊八粥、祭灶神、扫尘、贴春联、贴年画、倒贴福字、除夕守岁、吃饺子、压岁钱、拜年、逛庙会等。 丰收祭是春节最初的起源。中国农业生活的发展方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奠定,农业中国的岁时节日,依循的是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律。人们丰收之后的祭献与庆祝自然成为年度周期的界标。上古社会人们从神性的角度理解日常时间进程,伴随着四季岁时的是岁时祭祀活动,人们利用各种季节祭祀仪式中断日常生活,以实现与天神地祇人鬼的沟通。岁末年初的冬春时节尤受关注。传统的大型岁时祭祀仪式常常在这一特定的时节举行。所谓祭祀,依照《说文》的解释是以手持肉奉献给神灵。以食物奉献神灵是中国传统祭祀的基本方式,中国人认为以上等的或时令食品献给神灵,就如人间以佳肴招待贵客一样,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赤诚。上古春节的岁时活动主要就是祭祀诸神与祈求谷物丰收 。 至于春节的详细发展历史,各位同学有兴趣的可以课下搜索资料,进行探索了解哦! 03 艺术欣赏 在这两幅图片中,根据所展示的画面,你们可以猜到这是什么节日吗? 划龙舟(摄影)现代 佚名 端午到(农民画) 现代 王梅贞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有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二十多个别称,是汉族、水族、纳西族、藏族、彝族、傣族、仡佬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就有过端午的习俗。端午节作为节日,形成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就有农历五月五日人们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记载。端午节的起源,自古到今说法不一,主要说法有:纪念屈原说、迎涛神说(伍子胥含冤死后化为涛神)、恶日说、龙的节日说(即祭祀龙图腾说)、夏至说。 龙舟竞渡和吃粽子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节庆活动。这两项民俗与吴越地区渊源深厚。《汉书·地理志》记载了古代越人“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的习俗。古代越人以龙为图腾,在每年端午,他们会举办盛大的图腾祭,使用刻画为龙形的独木舟,在江河上竞渡游戏,同时把粽子投入水里祭祀龙神。铜钺上绘两龙,下绘竞渡,体现了“飞龙在天人在地”的天地宇宙观,是古越人祭祀神龙和图腾崇拜的实物佐证。 端午节的节庆活动 中秋月(套色版画)现代 许川如 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据说此夜月亮最大最圆最亮。 其起源于上古时代, 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