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及分析 “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注重审美体验”、“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联系作者情况和背景,提示学生诵读,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要注意课文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3.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通过充分的预习和反复的诵读,能感受到故都之秋的澄澈、寂静之美,能读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爱和赞颂,但对“悲凉”这个词语的深刻内涵以及其体现的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不能准确理解。这悲凉不是消沉更不是哀叹,而是作者独特的性格气质所选择的赏景角度,是作者用另一种慧眼看故都。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即寂寞、萧索、破败。正因为“悲凉”能带给作者如此丰富的审美体验,契合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所以作者才会用它来深情赞颂故都之秋。北师大中文系刘锡庆教授曾经这样评论:“一篇好的散文,总能写出一种独有的情致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散文就是一种情趣的艺术。” 学生要通过理解不同作品、作家的审美情趣来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 学习目标: 1、读书中之秋,明确文眼,初识情感。 2、析画中之秋,品读语段,细味其悲。 3、品心中之秋,知人论世,深悟其情。 重难点: 1、读书中之秋,明确文眼,初识情感。 2、析画中之秋,品读语段,细味其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王国维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对于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看到的是衰飒;“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毛泽东看到的是壮丽;“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看到的是愁楚;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故都的秋》,去品味故都北平的动人秋色,同时也让我们走进郁达夫的内心世界,体悟作者的秋日情怀。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一位学生读学习目标 2、解读学习目标。主要完成三个问题:第一,文章的文眼是什么?第二:文章如何体现文眼?第三:为什么会设置这样的文眼?。而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第二部分对秋景图的品读分析,分析这些图景如何提现文眼。 三、读书中之秋 1、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呈现出什么特点?在哪里提到了这样的特点? 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那么作者对故都的秋景物的描写集中在哪些段落?3~11 3、作者描绘了哪些图景?为每幅图用四个字进行命名。(板书) 秋晨庭院 秋槐落蕊 秋蝉残声 秋雨话凉 秋果奇景 四、析画中之秋 小组合作探究: 反复品读前两幅图,作者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怎样体现了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运用了哪些写景技巧? 故都秋望(其一) 故都秋晨青天旷,破壁租屋漏日光。 蓝朵牵牛花色冷,枯草疏落话悲凉。 故都秋望(其二) 北国晨起凜风来,落蕊平铺满地槐。 庭前树下一阵扫,空留灰土惹余哀。 总结: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歌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个评语准确揭示出了诗画圆融的艺术境界在王维作品中的体现。其实,《故都的秋》虽是一篇现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