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98063

3.2静摩擦力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11-2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1181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静摩擦力,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静摩擦力》教学设计 目标制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 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其中,对静摩擦力规律的认识应该包括最大静摩擦力。活动建议是:调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利用静摩擦的事例。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该节知识是力学的基础,更是高中物理知识的基础。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应高度重视本节教学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对摩擦力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且在具体问题中又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尤其静摩擦在许多情形下似乎又是“若有若无,方向不定”,因此,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不易理解。所以如何引领学生自主积极地探究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大小、方向,体验摩擦力特点规律的发生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在教科书提供的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实验装置,使实验效果达到最佳尤为重要。 课时安排 教学参考对本节课的建议是3课时,我设计为第1课时:静摩擦力,第2课时:滑动摩擦力,第3课时:习题课(对比巩固深化理解) 【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57页的内容及分析生活实例,能用物理语言给静摩擦力进行定义,并在教师引导下能总结出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通过合作探究及演示毛刷实验,能总结出静摩擦力的方向特点; 通过演示与分组实验,会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并总结其特点。 【评价任务】 学生通过阅读、做小游戏、生活实例分析后,能用物理语言说出静摩擦力的定义,总结出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对应目标1) 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静摩擦力的方向特点及判断方法,顺利完成随堂检测1。(对应目标2) 学生会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并总结其特点,顺利完成随堂检测2。 (对应目标3) 【学习重点】 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方向、大小的判定 【学习难点】 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对“相对”和“相对运动趋势”的理解。 设计方案,探究静摩擦力大小范围。 【学习方法】 1.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实验探究交替运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2.采取“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思维程序,探究问题,得出科学结论。 【实验器材准备】 筷子、小钢珠、水杯、小车及钩码、弹簧测力计、毛巾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体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1小视频导入新课 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初中我们学习的摩擦力的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思考】是否只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会产生摩擦力呢?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可能举例:用力推课桌,课桌未动,是因为课桌受到了摩擦力。手握杯子,杯子不掉下来,是因为杯子受到了手的摩擦力等。教师展示学习目标,明确课堂所要研究的任务。 1.以视频,设问,回顾导入新课,展示本节课题,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什么是静摩擦力。2.展示学习目标,明确课堂所要研究的任务。 1.学生观看视频,获得感性认识,陶冶情操。2.学生边回顾边思考提问。举手说出所知道的问题,并进行简单了解。 使学生了解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观念。 环节2【合作探究静摩擦历的定义及产生条件】 【合作探究】同学们课前已预习了课本,请同学们边做小游戏边讨论以下问题,3分钟后小组展示问题1:静摩擦力怎么定义?问题2:你认为静摩擦力产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归纳总结】:静摩擦力定义:两个相互接触且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它们之间存在相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