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99644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11-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54644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学期
  • cover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练习 一、单选题 1.北魏李安世就均田问题上疏:“臣闻量地画野,经国大式;邑地相参,致治之本。井税之兴,其来日久;田莱之数,制之以限。盖欲使土不旷功,民罔游力。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这表明他主张 A.平均分配土地以缓和阶级矛盾 B.维护私有制前提下限制土地兼并 C.增加土地租税以保证财政收入 D.恢复井田制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2.山西省右玉县西北部墓葬遗址中出土了魏晋时期的铜镜残片(图1)和五铢钱(图3)。它们与东汉中原的同类器物,如图2、图4有很大相似之处。这反映了( ) 图1铜镜残片拓片 图2长宜子孙镜 图3五铢钱拓片 图4 “四出五铢”铜钱 A.中原文化影响周边民族 B.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效显著 C.游牧民族继承汉族正统 D.民族文化交往交融的加深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是(  ) A.南方较稳定,经济大发展 B.政权更替频繁,国家大分裂 C.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 D.玄佛道兴起,文化大发展 4.据统计,在东晋权力中心的录尚书事、侍中、中书兼令、尚书令仆等职位中,任官者162人次,其中士族127人次;荆、扬、徐几个重要都督区的都督,也基本上由当权士族担任。由此可知,东晋时期 A.举贤不及士族 B.士族把持政权 C.专制皇权巩固 D.权力重心下移 5.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体现某时代特征的简图(局部),该时代特征是( ) A.政治重心南移 B.政府职能扩大 C.国家走向统一 D.北方人口南迁 6.魏晋南北朝时期,“夷”“夏”政权均以“正朔”自居,斥对方为“闰位”。汉族政权从夷狄血统出发,提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藐视异族文化,以此促进政权统一,维护中华文化主体地位。内迁诸族则以儒学为中心,抓住先秦以来夷夏之辨的文化意义为统治合法性寻找依据。这一时期的“夷夏之辨”( ) A.确立了同源共祖的意识 B.强化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体现了华夏文化对异质文化的拒斥 D.客观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合 7.永嘉之乱后,流民南奔,东晋政府在皖南沿江一带设置了许多侨郡县来安置这些流民,并由侨郡县授予流民表示侨人身份的特殊户籍,持此籍者可以免税、免役,直到“土断”被改换户籍为止。这一做法( ) A.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B.维护了江南士族的特权 C.实现了北人还乡的愿望 D.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8.尊孔子,为群臣“班赐冠服”,并“行幸鲁城,亲祠孔子庙”,依汉律制定礼乐刑罚;学汉语,令文武百官说汉语、穿汉服;改姓氏,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孝文帝的这些改革主要( ) A.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分裂局面 B.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大开发 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D.激化了南北方民族的矛盾 9.史载,在孝文帝改革之前,北魏先祖拓跋力微、沙漠汗等已经与中原王朝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北魏建立者拓跋珪初定中原,即“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后来继位的统治者也采取了类似的举措。这些记载表明( ) A.北魏政权全面学习汉文化 B.鲜卑族率先完成封建化转型 C.中原文化加快了北魏发展 D.孝文帝改革具有历史传承性 10.《魏书·高祖纪》记载:“凡为人君,患于不均,不能推诚御物。苟能均诚,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孝文帝为改变“不均”采取的经济措施是 A.三长制 B.宗主都护制 C.均田制 D.官吏俸禄制 11.据《晋书·王敦传》记载:东晋谚称“王与(司)马,共天下”。这反映了( ) A.东晋统治者爱惜人才 B.士族门阀势力强大 C.东晋节度使势力强大 D.两晋时政治民主化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庶族的阶级划分森严。《文苑英华》记载:“今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视寒素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