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00391

2.1.4 课时4 哺乳类(29张PPT) 课件 2024-2025学年生物学冀少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148186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1.4,课时,哺乳类,29张,PPT,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四节 第4课时 哺乳类 02 通过观察、类比分析等方法举例说明哺乳类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科学思维 04 举例说明哺乳类与人类的关系,并辩证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 态度责任 01 概述哺乳类的主要特征,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 03 完成观察家兔的活动,并尝试概述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特征。 探究实践 图中争相吃奶的小狗十分可爱,哺乳动物用乳汁哺育幼崽,小动物一般在出生后,就会吮吸乳汁。与其他抚育后代的方式相比,哺乳有什么优越性? 观察家兔 1.观察家兔的外形,注意它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 2.摸-一摸家兔身上的毛,观察背面和腹面的毛是否一样。 3.观察家兔解剖标本,关注其内部结构。 根据获得的证据思考下列问题。 1.家兔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家兔体表被毛对它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3.家兔有哪些适合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寻证据.观察 头 颈 躯干 四肢 尾 家兔的身体分部 前肢短 后肢长 粗毛 绒毛 保护 保温 四肢发达,适于跳跃和快速奔跑。 家兔有换毛的习性 增强了它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春季换毛后:粗毛多,绒毛少,以便度过炎热夏天; 秋季换毛后:粗毛少,绒毛多,以便度过寒冷冬天。 家兔的四肢和体表 家兔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 家兔的耳郭很大,听觉灵敏,有利于逃生。 前肢短小、后肢粗大,适合跳跃和快速奔跑。 家兔的毛有粗毛和绒毛两种。粗毛有保护作用,绒毛有保温作用。 家兔的外形特点 膜状肌肉,将体分为胸腔和腹腔; 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帮助呼吸 家兔的内部结构、生理特点 家兔的呼吸 家兔用肺呼吸 消化道的特点:消化道很长,盲肠特别发达———有利于粗纤维的消化。 家兔的消化 牙齿出现分化,门齿形状似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 大肠 盲肠 小肠 牙齿有 的分化 门齿、犬齿和臼齿 门齿:适于切断食物 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犬齿:适于撕裂食物 肉食性动物 家兔的体温 家兔体温恒定 适于复杂的陆地生活 恒温动物:像家兔一样体温恒定不变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例如鸟类和哺乳类。 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两栖类和鱼类。 家兔(包括哺乳动物)的体温恒定,除了靠体表的皮毛保温外,还要靠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协调作用共同完成。呼吸系统使气体交换能力加强;发达的循环系统可以使血液携带氧的能力提高;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则可使家兔(哺乳动物)的代谢加强或减弱,并调控散热过程。 光靠体表的毛就能使家兔的体温恒定吗 思考 家兔的生殖———胎生、哺乳 家兔的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的相似,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因而属于哺乳动物。 中华鲟 鱼类 青蛙 两栖类 海龟 爬行类 虎皮鹦鹉 鸟类 虎 哺乳类 产卵(仔)量 约1000万 约5000 约100 4-8 1-5 后代存活率 约5% 约20% 千分之一 70% 90% 卵生 胎生 生殖方式的演变 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答:(1)胎生方式减少了外界因素的影响,胎儿在母体发育相对安全(2)母体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幼崽,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幼崽的温饱和营养问题,避免了幼小个体觅食难的问题,所以就提升了后代的成活率! 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思考 常见的哺乳类 牛 猪 羊 蝙蝠 鲸 蝙蝠是唯一能够飞行的小型哺乳动物 鲸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此外还有海牛、海豹、海豚等。 袋鼠这类动物无胎盘,胚胎在母体内不能充分发育。刚出生的幼兽不能独立生活。幼袋鼠出生后就爬进母兽的育儿袋中,靠母兽的乳汁生活。 袋鼠 体表被毛 体腔内有膈 体温恒定 胎生,哺乳 用肺呼吸 哺乳类的主要特征 能适应更复杂的生活环境 哺乳类是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等最复杂的动物类群 哺乳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