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3课 物联网原理和数据采集—物联网的感知技术 (清华大学版)八年级 上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在物联网感知应用中严格履行信息社会责任,全力保障信息安全和有序合理利用,维护良好生态。 借助物联网感知技术大力推动数字化学习,积极开拓创新实践应用的多元新途径,激发创意灵感。 依据物联网感知数据灵活运用计算思维,科学驱动智能化信息高效处理流程,提升运行效率。 利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广泛获取丰富数据,全面增强对信息价值的深度洞察与理解能力,助力精准决策。 02 新知导入 本课中你将学习: 什么是物联网感知技术 什么是传感器技术 什么是条码和射频识别技术 02 新知导入 “世界上所有的物品(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互联 网主动进行数据交换。”这是国际电信联盟描绘的物联网蓝图。自行车和电 冰箱的联网,依靠其集成的终端设备,而牙刷和纸巾之类的物品之所以能 够联网,依靠的则是神奇的感知技术。万物互联,感知先行,这已经成为物联网领域的业内共识。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一、物联网感知技术概述 物联网感知技术概述物联网感知技术涉及很多方面,包括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位技术、条码技术等。只要能够将外界环境或物品的状态信息转化为计机能处理的数字信号的技术,都属于感知技术。 03 新知讲解 感知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如果不能准确感知形形色色的物品,万互联就无从说起。针对不同的物品及其状态,可以选择相应的技术来感知比如,环境监测中温度、湿度之类的信息使用传感器技术,智能家居验证用户信息时使用基于摄像头的人脸识别技术,快递行业的包裹出入库等要使用射频识别技术,共享单车则使用二维码技术等。就连四处的野生动物,计算机科学家们也设计出了GPS定位装置对它们进行追踪。 03 新知讲解 二、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信息输入设备,能够检测、感曼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等。传感器是物联网设备感受外界环境的重要硬件,确定了设备与外界环境交互的能力。 03 新知讲解 1.认识传感器 常见的传感器通过敏感元件获取外界信息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比如光线传感器中的敏感元件为光敏电阻,当光线强弱发生变化时,输出的电压信号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传感器的结构如图1.3.1所示。 图 1.3.1 传感器的结构示意 03 新知讲解 按照被测物理量的不同,传感器可以分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按照输出信号类型的不同, 传感器可以分为开关量传感器、模拟量传感器和数字量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表1.3.1简单介绍了几款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传感器。 03 新知讲解 表1.3.1 常见的传感器 名称 用途 图示 按钮传感器 控制电器元件,常用来接通或断开物联网执行器 触摸传感器 对人体或金属的触碰进行检测,与按钮传感器类似,通常用来控制通断 03 新知讲解 表1.3.1 常见的传感器 名称 用途 图示 光线传感器 对环境光强进行检测,可在物联网系统中感知光线的强弱 声音传感器 通过反馈电压信号体现环境声音的大小,可在物联网系统中对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强度进行检测 续表: 03 新知讲解 表1.3.1 常见的传感器 名称 用途 图示 旋钮传感器 可以旋转不同的角度,在物联网系统中输入与旋转位置相关的信号 温/湿度传感器 对环境的温度、湿度进行检测,可以在物联网系统中感知温度、湿度的变化 续表: 03 新知讲解 探索 传感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请同学们登录创客商城,输入关键 词“传感器”,浏览感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