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上承《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继承明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的趋势,在疆域版图的开拓和巩固治理上也较明朝时期更进一步,为近代疆域奠定了直接的基础。同时子目“统治危机的初显”也为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此外,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的第二课,下设三个子目:康乾时期的君主专制,疆域的奠定,统治危机的初显。 通过分析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认识到制度建设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落实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通过明确清朝的疆域四至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时空观;通过展示及读取文物图片等资料信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清朝前中期统治危机的初显,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通过学习清朝经略边疆的措施,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初步学习了清朝前中期加强专制集权的相关的举措,对于本课的重要的知识点也开始有涉及,但是高中学习知识点更多,同时学习的知识点也更加详细,在学习经略边疆的举措时,空间想象力欠缺,地理名词等难以理解,增大了难度。因此,通过历史图片的呈现和历史细节的讲述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突破重难点;通过提问讨论引发学生思考,深层次分析盛世与危机之间的联系。 学习目标 ①通过阅读教材,结合地图,梳理清政府经略边疆的举措,认识到清朝经略边疆的措施为中国版图最终的奠定有重要贡献,落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②通过阅读教材和分析图文史料,掌握清朝奏折制、军机处等史实,认识到制度建设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落实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③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清朝前中期统治危机初显,认识到一个国家繁荣昌盛也应该做到居安思危,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落实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重难点 ①通过阅读教材,结合地图,梳理清政府经略边疆的举措,认识到清朝经略边疆的措施为中国版图最终的奠定有重要贡献,落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②通过阅读教材和分析图文史料,掌握清朝奏折制、军机处等史实,认识到制度建设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落实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教学评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课导入与学习目标展示教师活动 引入材料: “钦惟我国家,治化昌明,超轶三代,幅员之广,生齿之繁,亘古未有” ———(清)徐扬《盛世滋生图》题跋“清帝国好比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 仅仅是由于一般幸运的、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持, 而它胜过其邻船的地方只在于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能的人在甲板上指挥, 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英)马戛尔尼 教师:这两则材料向我们展示了清人和他人对清朝的认识,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如材料所示,我们发现在清人描述下的清朝应该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但在英国使者马戈尔尼的描述下,此时的清朝依然破烂不堪,危机重重。那么当时清朝究竟是一番怎样的状况呢?带着这样一个问题,让我们今天一起走近清朝了解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重难点 学生活动 学生:时人描写的是清朝的繁盛,他人描写的是清朝蕴含危机。 学生自读学习目标。设计意图①在时人对清朝的不同评价中感受清朝的鼎盛与危机,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的学习。 ②明确学习目标及学习的重难点,树立目标意识,提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