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战略保障) 二、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进攻) 三、三大战役(战略决战) 四、渡江战役(战略追歼)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壹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约70%-80%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20%-30%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1947年10月10日) 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的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基本条件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12月) 必要性:①土地占有不均,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必要性:②赢得解放战争的需要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二)土地改革时间: 1947年 (三)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政策: 耕者有其田 (四)土地改革的措施: ①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法律依据) 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土地改革的内容)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二)土地改革的措施: ①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法律依据) ②制定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 土地改革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③根据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解放区先后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放区群众在登记、丈量土地 土地改革各地斗地主 农民分到牲畜 土地改革的结果: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一:1937年,这里的贫雇农平均土地占有0.93亩,到1947年,他们的人均土地上升到了2.9亩,在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地主、雇农和长工都不存在了。———柯鲁克夫妇《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 材料二:最后一把米,用来作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 ———解放区民谣《西柏坡拥军小唱》 ①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②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打倒地主 拉拢地主 消灭地主 中共土地政策的变化 思考:为什么不同时期,土地政策是不一样的? 革命形势、国情的变化(主要矛盾的变化) (1927———1937年) (1937———1945年) (1946———1949年) 1947年夏, 战略进攻的条件成熟了 贰 千里跃进大别山 二、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进攻阶段 (一)时间: 1947年夏 (二)领导人物: 刘伯承、邓小平 挺进大别山 (三)部队: 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 思考: 为何挺进 大别山? “蒋介石两个拳头一伸,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要对准胸膛插上一刀,插入他们的心脏。” ———毛泽东 陕北 山东 武汉 南京 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京正中间,控制大别山就有了居高临下的优势,西可取武汉、东可取南京,长江中下游地区唾手可得。 意义: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经过连续作战,人民解放军先后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