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锐角与钝角的认识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会了如何辨认直角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只是在此基础上判断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所用的方法与上节课是一致的,只是比较的重点发生了变化。教材编排是:(1)呈现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图上有直角,也有锐角和钝角。(2)从图上抽取三个角的局部进行放大,使学生清晰地看到我们所要观察的角。通过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看到这三个角的大小不同。(3)从实物图中抽象出角的图形,给出各种角的名称,并提供判断的标准。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编排顺序,比较符合儿童认识数学概念的规律。 1.基于空间观念的图形教学。 此单元的主旨是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图形与图形变换的素材,采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感受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锐角与钝角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会了如何辨认直角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只是在此基础上判断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所用的方法与上节课是一致的,只是比较的重点发生了变化。锐角和钝角是通过对角两边的张口大小的变化而来的,以直角为对比点,突出比直角小为锐角,比直角大为钝角,从而更好地让二年级的学生来认识锐角和钝角,发展空间观念。 2.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指导“图形概念”教学。 空间表象是空间想象的基本素材, 积累的表象越多, 再造想象内容就越丰富, 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就要想方设法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直角是一个特殊的角,度数为90°,锐角和钝角都是范围角,锐角是指从0°到90°之间的角,钝角指的是从90°到180°之间的角。当然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准确地说出直角就是90°,锐角是指从0°到90°之间的角,钝角指的是从90°到180°之间的角,只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直角的大小是确定的,而锐角和钝角都是范围角。 教学设计中用了一个教学环节来让学生感受“锐角和钝角是范围角”,第一步感受直角,锐角和钝角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过课件演示,再次感受锐角和钝角是范围角,突破本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1. 认识锐角和钝角,会判别锐角和钝角。 2. 在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 通过看、说、画、分、互问、互答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4.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 能准确判别锐角和钝角,尤其是接近直角的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 一、尊重知识经验———把握起点、自主发展 1.回忆有关角的知识 师:关于角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角有大小之分,角的大小和张开的程度有关,认识了直角。) 2.画一画 师:你能画出3 个你认为不同的角吗?(学生独立画,教师巡视并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也可点击课件。) 3.评一评 上面画的都是角吗?(⑤、⑧不是,因为顶点有点圆。)去掉⑤、⑧。(出示课件) 二、利用生成材料———观察分类、认识特征 1.分类 师:刚才大家都画了好几个角,也辨别了角,现在老师把这些是角的放在一起,你能给它分类吗?(出示课件) (四人一组,合作讨论角的分法,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汇报分类方法,可能有三种情况: 生1:分成两类:A. ③⑦一类是直角;B.①②④⑥为非直角一类。 生2:分成两类:开口朝左的一类,开口朝右的一类。 生3:分成三类:A. ③⑦直角一类;B.①④比直角小的角一类;C.②⑥比直角大的角一类。 2.小结 大家同意这样的分法吗?你们想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