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小学人教版 第四单元 10~20的认识 《10的再认识》 《10的再认识》这节课是针对数字“10”的深入探讨和重新理解,主要更为深入地体会“计数单位”和“位置值”。先用10根1捆初识“计数单位”的同时,介入了计数器认识数位,在计数器上体会“10个一是1个十”,同时提出两个学生视角的问题来引导学习和理解:一是以“10中的1和0分别表示什么”来理解位值以及0的占位作用,二是以“10和0~9这些数有什么不同”进行对比,也无形中区分了“数字”和“数”。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学具,充分的理解“计数单位”和“位置值”以及0的占位作用。 1.通过10根一捆初识“计数单位”的同时,介入了计数器认识数位,深入地体会“计数单位”和“位置值”。 2.以“10和0~9这些数有什么不同”进行对比,区分“数字”和“数”。 3.经历认数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感。 重点:理解10的含义,体会“计数单位”和“位置值”。 难点:理解10是两个数字组成的。 情境导入 师:“六一”儿童节到了,小朋友们正在举办联欢会,你知道儿童节的由来吗?跟同学说一说。 师:从图中你都看到了哪些事物,你知道它们的数量吗?选一种事物数一数。 生:我看到了小旗、小花、灯笼,还有好多小朋友们在跳舞,一起来数一数。 设计意图:创设“六一”儿童节生活情景,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事物以及数量,唤醒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探究新知 活动一:初识“计数单位” 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生:一共11人。 师:你是怎样数的? 生:按照一定的顺序,1个1个地数出围成圆圈的小朋友数量,再数中间1个小朋友。 师:有没有更方便的数数方法呢? 生:如果表演节目的小朋友中,所围成的一圈小朋友数量不变,就可以直接从10往后数。 小结:10个一组,数起来既方便又清楚。 师:你能把围成圆圈的小朋友的数量用小棒摆出来吗? (学生动手摆,摆到9的时候提示学生停下来) 师:你们刚刚是几个几个摆的? 生:一个一个摆,摆了9个一。 师:9再添上一个是几? Comment by 朱文秀: 这部分内容没有在课件中呈现 Comment by nan wa: 已添加 学生操作9个一再添1个一是10个一。 师:把10个一捆成1捆,变成了一个十,所以10个一是1个十。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这样打包的方法。 大家选取生活中的零碎物品,小组成员分类对物品打包,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打包方法。 汇报交流 生:1列有10个小方块, 10个小方块摆1列。 1包有10个回形针, 10个回形针包1包。 师: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10个一组成1个十, 1个十里面有10个一。 设计意图:通过将10根小棒捆一捆,让学生感受计数单位“一”和“十”之间的联系。 效果评价:通过观看同学们摆出的作品,生生之间评价,教师及时给与肯定和指导。 活动二:体会“计数单位”和“位置值” 师:仔细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9个珠子再添上一个珠子就变成了10个珠子,10个珠子用左边的1个珠子代替了。 师:因为10是两位数,要占两个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10中的“1”和“0”分别表示什么? 生: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0”表示个位上一个也没有。 师:想一想0可以不写吗? 生:不可以,0是要占位的。 Comment by 朱文秀: 这部分内容没有在课件中呈现 Comment by nan wa: 已添加 设计意图:借助计数器,让学生体会“计数单位”和“位置值”,知道“10”个位上的“0”是用来占位的,必须要写。 效果评价: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 活动三:区分“数字”和“数” 师:想一想10和0~9这些数有什么不同? 生:0~9是用一个数字表示的。 生:10没有用新的数字,而是用1和0来表示的。 小结:通过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