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25880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课件

日期:2025-01-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205334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
  • cover
(课件网) 同学们,当我们踏上历史的征途,回望那烽火连天的岁月,有一首诗,它跨越了千年的时光,依旧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与思乡的深情。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去感受诗人在战乱中的家国情怀,体会那份深沉而真挚的思乡之愁。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重点)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难点) 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难点) 1 2 3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江陵(今属湖北)人。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因做过嘉州都督,故后人称“岑嘉州”。唐代边塞诗人中最卓越的代表。 岑参:边塞风霜吹不走的浪漫 岑参出生于官僚家庭,幼年丧父,砥砺苦学,遍读经史。 20岁献书天子,希以此获取官位而未能如愿。 天宝三年(744年),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僚佐,后在天宝末年赴北庭,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其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 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东归,经杜甫等举荐为右补阙。 大历元年(766年)入蜀,初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僚属,后任嘉州刺史。 大历三年(768年)罢官,东归受阻,寓居于蜀。 大历四年(769年)岁末,卒于成都。 岑参生平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因史书载时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他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安史之乱”事件简介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755年至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思想内容: (1)描写边塞的奇特风景、反映戍边将士生活。 (2)表现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或壮志难酬的愤懑。 (3)反映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艰苦生活。 (4)表现征人思乡、闺中念远的边愁。 边塞诗 高岑诗派,唐代诗歌流派,又称“高岑边塞诗派”或“盛唐边塞诗派”。 按学术界对“高岑边塞诗派”的理解,此派是指以高适、岑参为主,包括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盛唐时期以写边塞题材而著称的一群诗人。 注:据孟二冬查证,“边塞派”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胡云翼所著的《唐代的战争文学》(1927年初版)一书中,是胡云翼于国难当头、民族危难之际在民族精神的鼓舞下提出的。其时,“边塞派”指的是有唐一代描写战争与边塞的诗人。 之后,“边塞派”的内涵由大而小:全唐→盛唐→高、岑为主。久而久之,“盛唐边塞诗派”似乎已成为了高适、岑参的代名词,甚至有人认为“边塞诗派”等同于“高岑诗派”。 “高岑边塞诗派” 从汉代开始,到南北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人,至隋朝时期,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以及陈子昂等诗人进一步推动了边塞诗的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四大边塞诗人,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四位善子边塞诗创作,作品较为出名,因此被合称为“四大边塞诗人” 高适 《燕歌行》 《蓟门行五首》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出塞》 王之涣 《凉州词》 《登灌颧楼》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