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29374

14.2《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11-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511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4.2,荷塘月色,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
  • cover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体会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学习运用比喻、 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感受画面美。 3.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教学重点: 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体会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学习运用比喻、 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难点: 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觉得路边早餐店冒着热气的包子、玉米、茶叶蛋很治愈,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提示音变得悦耳,看沿途的蓝天白云花草树木觉得放松,阴雨天的静谧很快能抚平烦躁郁闷,照进墙角的月光显得很温柔,散步时开始哼起一些轻快的歌,风痕很冷冽也没关系,睡觉前有很少想到不愉快的事情,你突然感叹,这个世界好像有点儿可爱。其实,这个世界没有变得更好,只是是你的心态变好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与排解不良心境有关的,让我们一起赏析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看看他笔下诗意的荷塘带给我们怎样的美感。 二、了解作家和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是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县,因三代定居于扬州,故自称扬州人。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上大学时,她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文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在清华大学任教,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散文家。朱自清的诸多散文中以《背影》《荷塘月色》最为出名,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 2.写作背景。 此文写于1927年7月,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白色恐怖笼罩整个中华大地。作为一名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朱自清感到十分压抑和苦闷,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中国究竟何去何从,理想和光明究竟在何方?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散心,踏入了这片静谧的荷塘,心有所感,写下了这篇《荷塘月色》。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解题。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__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2.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找出文眼)作者的行踪是怎样的?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是怎样的? 明确:(1)原因:心里颇不宁静(文眼) (2)作者的行踪:家门———小路———荷塘———四周———家门 (3)情感脉络:出门时———不平静 在小路上———得到自由,超脱 欣赏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聆听荷塘四周的热闹———重归失落 惦记江南———无限向往 走回家门———回到现实 总之,是“不宁静” →欲求排遣,淡淡的哀愁→观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惦念江南,欲求超脱不得。 3.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全文共是10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其独立的内容,请找出作者行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