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文言文知识 《劝学》(荀子) 一、句读 古人著书基本上是不加标点的,古代的文章基本上是没有标点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有标点的文言文,其中的标点都是今人添加上去的。 二、实词 1、通假字 (1)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 以为轮:“ ”通“煣”,使……弯曲 2、一词多义 (1)利: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指在地上)、向下(指在地下)] (2)名词作动词:非能水也(游水) (3)动词使动用法:木直中绳, 以为轮(使……弯曲) (4)形容词作名词:其曲中规(弯曲的程度) (5)副词作动词:金就砺则利(靠近,接近) (6)数词作形容词:用心一也(专一) 4、古今异义 (1)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今义:专指黄金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3)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托身、安身;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 (4)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鸟兽的爪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古义:地下水;今义:阴间 5、实词: (1)善假于物也(借助) (2)声非加疾也(强) (3)而绝江河(横渡) (4)筋骨之强(强壮) (5)风雨兴焉起(兴起) (6)金就砺则利(接近) (7)吾尝跂而望矣(远望) 三、虚词(以“之”“而”“于”“为”“以”“其”为主) 1、而: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并列连词,并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连词,而且) 而神明自得(顺承连词,就) 而青于蓝/而见者远/而绝江河(转折连词,却) 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连词,地) 锲而舍之/锲而不舍(假设连词,如果) 2、于:取之于蓝(介词,从) 而青于蓝/而寒于水(介词,比) 善假于物也(介词,向) 3、之: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音节助词) 青取之于蓝(代词,指青)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4、焉: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圣心备焉(语气词) 5、者: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不复挺者(……的原因) 四、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 1、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被动句:金石可(被)镂 3、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取之于蓝(于蓝取之) (介词结构后置)而青于蓝/而寒于水(而于蓝青/而于水寒)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己参省) (2)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 4、省略句: (之)以(之)为轮 (之)使之然也 五、翻译 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文:冰是水形成的,却比水寒冷。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智慧明达并且行动没有错误了。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不是善于奔走,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浆的人,不是能游水,却能横渡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就具备了。 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文: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