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展开想象,挑战更为生动地讲述故事。 3.在诸儿与王戎不同行为表现的对比中,探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从而深入王戎的思维过程,感受王戎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展开想象,挑战更为生动地讲述故事。 2.在诸儿与王戎不同行为表现的对比中,探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从而深入王戎的思维过程,感受王戎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课文猜一猜,以旧引新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先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出示信息,你们猜猜是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并说说你是怎么猜到的。看第一幅。(出示《司马光》插图) 生:这是《司马光》。我看到一口大缸,有一个孩子从缸里顺着水流出来了。 师:你真会观察!看第二幅。(出示图片的一部分) 生:图上一只兔子跑过来撞到了树桩上,肯定是《守株待兔》。 师:(出示整幅图)你不但会观察,还能进行推测,真厉害!最后一张只有3个词语,你们能猜到吗?(出示:女娃西山东海) 生:我知道,是我们这个学期学的《精卫填海》。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化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师:你能从简短的词语中进行推测,并判断出来,太棒了! 师:这三篇课文和我们学过的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这三篇都是文言文。 师:是的。你们用了哪些方法学习这些文言文? 生:我会看注释。 生:可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生:还可以看插图。 师:同学们已经积累了那么多办法了,今天我们要新学一篇文言文,希望你们也能用上学过的方法来学习。 师: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课文的主角是— 生(齐):王戎。 师:(出示“戎”字甲骨文)你们看,甲骨文的“戎”字左下横撇就像盾牌,右边“戈”字代表武器,“戎”是兵器的总称。请你们书空,和老师一起写下这个字。(师板书:王戎) 师:王戎何许人也?(出示资料介绍) 师:读完资料我们知道王戎是竹林七贤中最小的一个,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童。神童“神”在哪?我们来学习神童小时候的故事。(师板贴课题,生齐读) 二、朗读赛一赛,读出韵味 师:题目仅仅7个字,就告诉我们故事的主角是—(王戎),地点在—(道旁),还有事件,一齐交代清楚了,这就是文言文的特点———短小精悍。 师: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吗?生:预习了。 师:那老师可要来考考你们了。把书本打开,自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可以用学过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尝试读懂故事。 (生自读课文) 师:都读好了吗?谁来读一读课文?他读的时候,请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名读) 师:读得字字准确,句子通顺,不错!谁觉得自己能读得比他还要好?(指名)第一位也认真听,如果觉得比你读得好,就赶紧坐下,如果觉得不如自己就还站着,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第二位学生读) 师:你不但读得准确,还有古文特有的停顿节奏,真好!谁还想来读一读,把她比下去?(第三位学生读) 师:还有谁想挑战他?(没有学生举手) 师:我给你们出个主意—人多力量大,一起读,把他比下去。 (生齐读,第三位学生坐下) 师:听你们读得那么好,老师也想来试试,行吗?(师读) 师:你觉得我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您读得很好,很有节奏感。 生:还有一种古文的韵味。 师:古人读文时讲究平长仄短,声断气连,这样读起来就更有韵味了。谁能像我一样读一读第二句?(指名读) 师:下一句谁来读?(生纷纷举手,指名读) 师:谁接着读?(生读) 师:学得有模有样,读得有滋有味。不过刚才我们是一句句读的,如果把四句连起来,谁能读?(生读) 还有谁想读?(生纷纷举手) 三、图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