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31471

第5、6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大单元课件

日期:2024-11-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171868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6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国家,社会
  • cover
(课件网) 单元框架 导入 “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 ———《大国崛起》解说词 思考 英国人“陶醉”的是什么?“新的太阳”在美洲升起指的是?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5、6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部编版·九下大单元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追根溯源———工业革命的酝酿) 思考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开展的原因。 材料一:“蒸汽机的吼声使欧、北美、亚三大洲发生变革,以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劳动力被大量解放出来;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这次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蒸汽机激发了人的需求,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自然科学研究得到了巨大突破,推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摘自王斯徳《世界近代史》 政治上:俄、美、日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经济上: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科学上: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市场上: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904年美国为炫耀国威,在圣路易斯举办世界博览会,孙中山称赞此会为“新球开辟以来的一大会” 如果让你担任这次博览会展馆的策划人,针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本届世博会展出哪些产品? 要求: 1.展品按照以下三个展区来设计 「电气馆」 「内燃机和交通运输工具馆」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馆」 2.阐述你陈列这一展品的理由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地开花———工业文明的成果) 电气馆 1831 电磁感应 法拉第 英国 1876 电话 贝尔 美国 1870 电动机 格拉姆 比利时 1896 无线电报 马可尼 意大利 1866 发电机 西门子 德国 1879 电灯 爱迪生 美国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标志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地开花———工业文明的成果) 内燃机与交通运输工具馆 1885 汽车 卡尔·本茨 德国 1885 两轮摩托车 戴姆勒 德国 1885 四轮汽车 戴姆勒 德国 1903 飞机 莱特兄弟 美国 1883 汽油机 戴姆勒 德国 1897 柴油机 狄塞尔 德国 1908 流水线生产 亨利 福特 美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地开花———工业文明的成果)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馆 1884年 人造纤维 夏尔多内 法国 人造染料 19世纪60—80年代 1869年 赛璐珞 海厄特 美国 1867年 现代炸药 诺贝尔 瑞典 表1: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一览表 表2: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一览表 类别 发明者 国别 发明成果 类别 发明者 国别 发明成果 棉纺织业 哈格里夫斯(纺织工) 英国 珍妮纺纱机 能源 西门子(电气工程学家) 德国 发电机 阿克莱特(理发师) 英国 水力纺纱机 格拉姆(物理学家) 比利时 电动机 克隆普顿(纺纱工人) 英国 骡机 奥托(发明家) 德国 煤气内燃机 动力 瓦特(仪器修理工) 英国 联动式蒸汽机 爱迪生(发明家) 美国 第一座中心发电厂 交通运输 富尔顿(工程师) 美国 汽船 狄塞尔(物理学家) 德国 柴油内燃机 斯蒂芬森(煤矿工人) 英国 蒸汽机车 交通 本茨(工程师) 德国 汽车 莱特兄弟(发明家) 美国 飞机 化工新材料 诺贝尔(化学家) 瑞典 现代炸药 海厄特(化学家) 美国 赛璐珞 夏尔多内(化学家) 法国 人造纤维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地开花———工业文明的成果) 思考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显著特点? 特点1:在几个资本主国家同时发生,美德领先 特点2: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相结合 特点3:以重工业为主 动力 石油新能源 一、第二次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