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32814

第14课《多样的气象灾害》课件+素材-【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五年级

日期:2025-04-27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418826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4课,多样的气象灾害,课件,素材,教版,2024
    (课件网) 第14课时 多样的气象灾害 (浙教版人·自然·社会)五年级 上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对比不同气象灾害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发生频率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更全面地认识气象灾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通过课堂分享能够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分享内容,针对其他同学分享的气象灾害相关话题进行合理的提问和讨论。 能够准确识别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包括暴雨、台风、干旱、寒潮、雷电、大雾等,并了解每种气象灾害的基本特征。 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课堂讲解,理解气象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的多方面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浙江地处亚热带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温适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由于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浙江气候复杂多变,气象灾害较为多样。 知识引入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浙江地处沿海,其东部濒临东海,海洋对其气候有着重要影响,如调节气温、提供水汽等。同时,浙江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这种地形使得气流在运动过程中容易产生地形阻挡、抬升等作用,进而影响降水的分布和天气的变化。例如,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而背风坡相对少雨。 “浙江气候之因” 探究新知 学一学 洪涝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浙江历来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一是每年6至7月梅雨集中,7至9月又常受台风袭击,易发生洪涝;二是江河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平原地区地势低洼,河口受潮水顶托,排水不畅而易成灾。洪涝灾害会造成农作物减产绝收、交通通信中断、环境破坏、水源污染等重大影响。 新知讲解 探究新知 学一学 在气象工作中,通常把梅雨发生时期出现的洪涝灾害称为梅汛期洪涝,每年时间不固定,一般发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台汛期洪涝发生在容易遭受台风影响的时段,以7至9月最为频繁。 新知讲解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2016年9月,受“莫兰蒂”台风和“马勒卡”台风影响,浙江省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53亿元。2019年6月,浙江西部衢州、丽水多地出现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江山、遂昌等地受灾严重。同年7至9月受夏季东风波影响频繁,浙江中北部沿海又出现三次大暴雨,宁海、象山等地农田受淹,出现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浙江暴雨灾情” 台风过境后出现的洪涝 探究新知 学一学 干旱 干旱也是浙江常见的气象灾害,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连年发生旱灾的情况也不少,但危害最大的则是夏秋干旱。盛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浙江易出现晴热干燥天气,从而造成干旱现象。 新知讲解 探究新知 链接 知识引入 2019年9月中旬到12月中旬,浙江省降水偏少,出现较严重的气象干旱。浙中、浙西地区降水尤其稀少,开化、青田等16个县(市、区)降水量破历史同期最少纪录。长时间的干旱给城乡居民用水和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浙江气象干旱” 受干旱影响的土壤和农作物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旱涝灾害频发与浙江复杂而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试着小组合作去查找有关资料,分析浙江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以及各地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吧! 地区 原因 措施 杭州 同浙江整体气候特点,受梅雨及副热带高压影响明显,降水不均导致旱涝风险。 加大对钱塘江、苕溪等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维护,如加固堤防、疏浚河道、依靠千岛湖等水库调蓄洪水与灌溉。 旱涝灾害原因分析表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实施 地区 原因 措施 宁波 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及台风影响,降水分布及变化引发旱涝可能。 推广节水技术,包括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