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3501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课件:第三学习主题 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共29张PPT)

日期:2025-10-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41124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农村,PPT,29张,改革,城市,2课
  • cover
课件29张PPT。 1、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哪些重大决策?(1):高度评价…重新确立… (2):工作重点转移…. (3):健全….撤———纠正… 2、这次会议形成了以 为核心 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 序幕 使中国人民走进 的新时代。温故 知新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Q:为什么改革首先在农村? 1、农村人口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即常说的“无农不稳”。 2、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不发展,就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回忆: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几次改革? (1)1950-1952: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2)1953-1956:农业合作化运动 (3)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经营管理体制。它过于集中,搞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长期停滞徘徊,到1978年底,全国还有上亿农民未解决温饱问题。 ———教材P49 说明:农村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及影响 ①、背景:农村人民公社严重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长期停滞徘徊,温饱 问题尚没有解决 ②、典型:1978年,安徽风阳小岗生产队成为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 ③、内容:建立和普遍实行以___、__ 为主要内容的 _____。 成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 。古往今来有关凤阳的民谣材料一: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旧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 ———1950年凤阳花鼓词. 材料三: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化大革命”时期凤阳花鼓词 材料四: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 ———1979年凤阳花鼓词 从群众自发———中央肯定 从地区试点———推广全国 四川不少地方也实行了包产到组。 说明:“双包”给凤阳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④、意义:__(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从根本上克服(_人民公社_)的经营管理体制弊端。 打破了(“大锅饭”),极大调动农民 (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解放 (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984年,(人民公社)取消。 温馨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与我国农村现阶段还较落后的实际生产水平相适应,不代表我国农村今后改革的方向。 (2)农村改革新趋势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②推动技术进步,发展现代农业 高产、高效、优质的农业。想一想 小明家乡率先在全国搞起“包产到户”,与此同时小花的家乡也进行“包产到户”他们的家乡分别是 、 。 在我们家乡有哪些变化? (农家乐的发展;草莓基地的发展;猕猴桃合作社……) 展望未来新农村建设和马边彝家新寨二、城市的革新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其他经济1、背景:农村改革的成功,带动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 2、内容 (1)所有制改革国家重新明确以公有制 经济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政府给下列国企的弊端找朋友不准做自主经营后进者国企分配ACB 政企不分 缺少自主经营权 平均分配2、国有企业改革 材料一: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要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出现的问题:企业没有自主权. 解决的方案:扩大企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