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35982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复习课件

日期:2024-11-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34245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单元,统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
  • cover
(课件网) 秦朝建立: 咸阳; 秦始皇 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秦朝灭亡:刘邦推翻;项羽歼灭秦军主力 西汉建立: 长安; 汉高祖 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2年 9年 25年 西汉灭亡; 王莽新朝 东汉建立:洛阳; 汉光武帝 220年 东汉灭亡 一、秦统一的条件(原因) 1、社会: 2、军事: 3、政治: 4、个人: 第 9 课 秦 统 一 中 国 广大民众期盼结束战乱; 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远交近攻); 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大增; 嬴政本人雄才大略; 秦朝建立三要素: 时间: 都城: 人物: 公元前221年; 咸阳; 秦始皇嬴政 东到东海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一带 南到南海 二、秦朝建立的意义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 经济 文化 交通 军事 中央 地方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小篆);书同文/焚书坑儒 统一车轨和道路宽度(车同轨),修直道/驰道 开凿灵渠 北征匈奴修长城(临洮—辽东) 南征岭南 郡县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措施意义及整体巩固的意义 第 10 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为何而起义(原因) 秦的暴政:1.沉重的赋税、徭役、兵役;2.法律严苛;3.刑法严酷;4.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5.秦二世的暴政 起义初始:陈胜吴广起义 (1)基本信息:公元前209年;大泽乡; (2)原因:直接原因———遇雨误期;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3)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政权:张楚(5)结果:失败 (6)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7)意义: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②沉重冲击了秦朝的统治;③鼓舞了后世农民阶级反抗封建残暴统治的斗争; (8)典故: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起义延续:刘邦项羽反秦斗争 项羽: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 刘邦:率军直抵咸阳,推翻秦朝统治 秦朝灭亡时间:公元前207年 楚汉之争 性质:争夺封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争夺帝位) 典故/战争:刘邦———约法三章; 决定性战役:垓下之战 (成语: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 西汉建立: 公元前202年 长安 刘邦(汉高祖) 第 11 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休养生息政策 原因 目的 措施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①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②人民流离失所;③人口锐减;④土地荒芜;⑤匈奴不断袭扰边郡; 道家:黄老之学 汉高祖 ①“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②奴婢释放为平民,增加农业劳动力。③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轻徭薄赋,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④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意义:经济逐步恢复,国家局势稳定。 汉文/景帝 结果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三十税一(轻徭薄赋)。③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汉文帝以节俭著称) 共同措施:以农为本,民本思想; 文景之治(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政治:削弱地方势力 经济:加强经济管控 思想: 尊崇儒术 军事: 北击匈奴 1.兴修水利,新修建六辅渠、白渠等;发明耧车,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2.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3.实行盐铁官营和专卖;4.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5.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影响:使中央对经济的管控大大加强,国家的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1.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尊崇儒术);2.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人才; 影响:1.使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