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37640

27.《一个粗瓷大碗》教案

日期:2024-11-2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490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一个粗瓷大碗,教案
  • cover
一个粗瓷大碗 【教学目标】 1.在预习的基础上,自主认识“曼、联、缸”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读准并理解“陈列、袭击”等词语的意思。 2.综合运用“带着问题默读”策略,了解这个“粗瓷大碗”的故事,理解赵一曼的品质。 3.查找资料,了解赵一曼的事迹,感受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综合运用“带着问题默读”策略,了解这个“粗瓷大碗”的故事,理解赵一曼的品质。 2.查找资料,了解赵一曼的事迹,感受革命精神。 【教学流程】 板块一:基于预习,交流中把握课文大意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白求恩大夫这位抗日战争时期的国际主义战士,这节课我们再去认识一位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她的名字叫赵一曼。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课文讲的是抗日英雄赵一曼的故事,为什么用“一个粗瓷大碗”作题目呢? 4.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故事呢?(出示四组词语)读一读这四组词语,选择一组或几组词语说说故事内容。 出示: 第一组:中国人民 革命军事博物馆 陈列 粗瓷大碗(附图片) 第二组:赵一曼 东北 抗日联军团 政治委员 搪瓷缸子(附图片) 第三组:通讯员 高粱 吃顿饱饭 第四组:还到 哪里 去侦察 (随机理解“陈列、日寇、吭声”等词语) 5.小组内交流探究性预习作业内容,并看着导图说一说这个故事。 出示: 探究性预习作业: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导图补充完 整,并看着导图说一说这个故事。 6.学生汇报交流。 板块二:默读思考,比较中理解人物品质 自主、合作探究: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了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默读课文,画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并说说赵一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出示: ◎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送碗”和“还碗”、“盛饭”和“倒饭”、“‘丢’碗”和“七班的菜盆”的相关语句。 2.试着运用比较策略阅读这些句子,并在旁边写下这些语句中的赵一曼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小组学习: 1.交流:小组长组织每位同学结合相关语句轮流说说赵一曼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整理:记录员在记录表上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 3.汇报:各组选一个代表汇报本小组的学习成果。 (分步出示自主学习要求和小组学习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接着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汇报分享。) ◎预设“送碗”和“还碗”相关语句的比较阅读交流。 出示: 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2.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学生圈画关键词语交流:“早”说明赵一曼没有碗用的时间已经很长。“一直、好不容易、连忙”表现了通讯员对赵一曼的关心和送碗的急切心情,也表明了碗不容易得来。赵一曼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碗用了,面对送来的碗,她却要求把碗还回去。让我们看到赵一曼关心战士、艰苦朴素的品质。 ◎预设“盛饭”和“倒饭”相关语句的比较阅读交流。出示: 1.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2.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学生圈关键词、联系上下文交流:从通讯员想法中的“该”字,体会到赵一曼已经很长时间没吃过饱饭了。从“满满一碗高粱米饭”和“半碗野菜粥”,体会到了赵一曼当时心里想的是战士是否能吃饱饭,却没有想自己有没有吃饱饭,赵一曼与战士同甘共苦,令人感动。联系第8自然段炊事员老李“看得清楚”“没有吭声”“含着泪花”,让人想到赵一曼与战士同甘共苦的事情有很多。 ◎预设“急得直叫”和“笑着说”、“又没有碗了”和“七班的菜盆”相关语句的比较阅读交流。 (学生默读课文第9、10、11自然段) 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