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41963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4-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431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13课,湖心亭
  • cover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加粗字注音。 ①是日更定( ) ②拥毳衣炉火( ) ③雾凇( ) ④芥(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余拏一小舟(        )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3)及下船(        )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往湖心亭/看雪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湖中人/鸟声俱绝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下列句子中的“一”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惟长堤一痕 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D.余拏一小舟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用原文填空。 (1)由柳宗元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能想到课文中的语句:_____。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 7.古往今来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请摘录几联。(不少于4联)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上下一白/则一舸无迹 B.独往湖心亭看雪/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C.天与云与山与水/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湖中人鸟声俱绝/哀转久绝 9.翻译下列句子。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__ 10.用原文填空。 作者到湖心亭看雪的情绪是一波三折的,作者不惧寒冷“□□□□□□□”,然后被眼前“□□□□,□□□□□□□,□□□□”的雪景所迷住,接着湖心亭的巧遇更让作者“□□”,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绪。 11.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写作此文时,已经是清朝初年,但作者仍然沿用明朝“崇祯”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 B.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写出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表现了悠远脱俗的精神。 C. 两个赏雪人见到志趣相投的作者,惊喜劝酒,作者被迫喝下三大杯酒后赶紧离去。 D.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深化意境,反衬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慎东美字伯筠秋夜待潮于钱塘江沙上露坐设大酒樽及一杯对月独饮,意象傲逸,吟啸自若。顾子敦适遇之,亦怀一杯,就其樽对酌。伯筠不问,子敦亦不与之语。酒尽,各散去。 (节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材料二: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节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12.下列对材料一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慎东美字伯筠/秋夜/待潮于钱塘江沙上/露坐/设大酒樽及一杯/ B.慎东美字伯筠/秋夜待潮于钱塘江/沙上露坐/设大酒樽及一杯/ C.慎东美字伯筠/秋夜待潮/于钱塘江沙上/露坐/设大酒樽及一杯/ D.慎东美字伯筠/秋夜/待潮于钱塘江沙上露坐/设大酒樽及一杯/ 13.根据“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加点字词 方法提示 释义 吟啸自若 联系成语解释词义。 神色自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