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43277

11.3 功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4-11-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1081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1.3,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
  • cover
第三节、功 核心素养 通过对功的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想 本节课首先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究斜面”的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总,让学生认识到可能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同时了解力和物本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是有物理意义的量通过对生活实例图片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区分生活中的“工作”和“做L” 机械功的区别,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在理解功的物理意义的基础上,能用计算公式解题,了解功的单位.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1)理解功的原理. (2)知道功的甲位,理解计算功的公式 科字思维 知道物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能根据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科学探究 通过观和实验了解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科学态度与责任 介绍科学家焦耳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奋发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品德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功的国际单位及物理意义,会用公式计算功. 难点 利用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正确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教学突破 通过对生活实例、实验探究及图片分析、讨论,理解功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多媒体电脑、展台、自制PPT课件(搜集相关图片,如物理学家焦耳及其生平、生活中常见的做功的物体和不做功的物体、动画:—个小孩推木箱做功和把木箱举起来做功) 2.长木板一块、小车一个、砝码一个、木块一块、弹簧测力计一把、刻度尺一把、鸡蛋一个,准备教学例题和课堂练习 学生准备 1.课前预习:什么是功 用符号怎么表示 单位是什么 1J的功大约有多大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什么 如何理解这两个必要条件 会计算课本中的例题 2.长木板一块、小车一个、砝码一个、木块一块、弹簧测力计一把、刻度尺一把、熟鸡蛋一个.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回顾: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可以省力,但要费距离;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不能省力,但设有多移动距离. 分析:杠杆省力与省距离之间的关系. 问: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点评;简单的复习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进入新课 二、什么是功 介绍所要探究的斜面的实验装置,并装配好. 提出问题: (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可以解决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 小车及砝码的重力、匀速拉动小车时的拉力、斜面的长度、斜面的高度 (2)拉动小车时要注意什么 平行于斜面,匀速拉动,便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引导学生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并思考以下问题 (1)表格有哪些测量的物理量 (2)为什么需要实验三次 (3)与课本相比少了两列,课本上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后回答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归纳: (1)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2)若不计摩擦等阻力的影响,发现Fs与Gh相等 讲述: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量,在物理学中,我们称这一乘积为机械功,简称功,用符号“W”表示.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4页中间部分内容,思考归纳: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单位是什么 1焦有多大 学生阅读后回答. 点评:根据买验探究得出功这个物理量,层层铺垫,层层深入 三、功的影响因素 过渡:根据功的计算公式可知,对物体做功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幻灯片展示课本第15页 观察图片,判断下列几种情况是否对物体做了功: (1)女孩把一箱报刊搬起来. (2)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 (3)司机用力推汽车,但汽车纹丝不动. (4)足球在草地上滚了一段距离.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学生领悟功的两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