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时 课题:收藏四季之韵———《四季》 内容分析:《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点,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全文共4个小节,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亲切且富有情趣,使用叠词,富于童趣且朗朗上口,各小节语言句式、结构大致相同,便于学生仿说。 所配4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优美,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是发展学生观察、想象能力的媒介。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初步了解一年四季各自的特征和景观,感受四季的美丽。语言运用:模仿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思维能力:根据已学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提高汉字识记能力。审美创造:发现四季的不同特点,激发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1.认识“鸟、说”等11个生字和言字旁、折文、提土旁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会写“四、小”等5个字。2.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 活动流程:情境导入:收藏四季之韵———《四季》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春发芽、夏荷开、秋叶黄、冬雪飘的四季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一年由四季组成。2.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四季,为学习课文提供基础。 第二节:疏通字词,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2.疏通字词。(1)认读生字。指名让学生认读,带拼音齐读。重点指导学生读准难读的字:“鸟、说、夏”是三拼音节,“说、春、着”是翘舌音,“青、冬”是后鼻音,“春”是前鼻音。(2)学习多音字。①引导发现课后认字表中的蓝色字“地”,教师提示:“地”是多音字。②联系《天地人》一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多音字:“地”在《天地人》一课的“天地人”中,读dì;在这课“顽皮地说”一词中,读“de”。③学生认读“地”的两个不同读音的组词:田地(dì) 土地(dì) 慢慢地(de)走 自由地(de)飞(3)认读词语。学生先自由认读,再带拼音齐读,教师正音。(4)学习偏旁。①教师联系前面已认识的“词、语”两个字,告诉学生这个偏旁由“言”字演变而来,表示说话的意思。②折文与生字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观察“冬、夏”两个字的相同点,从而进行识记。③通过以前学过的“土”字来帮助识记提土旁。3.整体感知。(1)这课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诗歌也分段,诗歌的段有自己的名字,叫“小节”。请你自读课文,给课文的小节标上序号。教师借助课件展示正确的小节划分,学生核查自己的标注并订正。(2)这4个小节分别写了哪四个季节 哪些景物 草芽—春天 荷叶—夏天 谷穗—秋天 雪人—冬天(3)小组合作学习叠词。草芽尖尖 荷叶圆圆 谷穗弯弯①小组交流说发现:加点的词是叠词,写出了事物的特征。②词语积累:仿照课文中叠词的用法,借助图片仿写“事物+叠词”的词语。草芽尖尖 荷叶圆圆 谷穗弯弯月牙( ) 桃花( ) 泉水( ) 1.学生去掉拼音齐读,开火车读。2.学生去掉拼音齐读。3.预设:春、夏、秋、冬;草芽、荷叶、谷穗、雪人。4.预设:弯弯 朵朵 咚咚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叠词,举一反三,锻炼语言组织能力。 第三节:精读课文,迁移运用 一、学习第1小节1.学生按要求朗读:读第1小节,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草芽是什么样子的 2.再读第一小节。3.教师:课文的第1小节为我们描写了春天这个季节尖尖的草芽,那后面的第2-4小节又描写了其他季节怎样的景色呢 二、学习第2-4小节1.自由读第2-4小节,你喜欢诗歌中写的哪个季节 圈出你喜欢的语句,和同桌交流。学生圈语句并交流后,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并相机指导。(1)第2小节。①教师借助课件中的图片引导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