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75095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九 戊戌变法》课件(共97张PPT)+教案+学案+测试题(4份打包)

日期:2024-05-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121293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份,测试题,学案,教案,PPT,97张
    课件97张PPT。 专题九 戊 戌 变 法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 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 几个读书人呼号 “变亦变,不变亦变”······ “改?!” 一个苍老的声音,幽幽的, 却也带点犹豫······ “杀!!”······ 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 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历史在这里沉思 世纪末的落日 王朝的落日 文明的落日······ 不经意间,眼角里滑落 一行浊泪! 悲哀?!抑或是感动?! 这个秋天真的有点冷! 课标要求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仅仅依靠新式枪炮舰船和洋务企业,并不能使中国富强!君主立宪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必须进行政治改革!中国人学习西方进入了制度层次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与传播NEWS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的瓦解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社会基础)戊戌变法维新思想的传播(思想基础)列强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甲午战败甲午战败赔款 清政府放宽对 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经济基础)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4.思想基础:维新思想传播 一、戊戌变法背景1.政治基础: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严重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早期维新思想(2)康、梁的维新思想 1894 年,清朝慈禧太后要过 60 岁生日 。当时有一副对联为慈禧太后所欣赏,那就是“一人有庆,万寿无疆”。于是这对联就在宫中和北京城里到处张挂。 当时,民主革命家、学者章太炎想起慈禧把台湾、澎湖割让给日寇就非常生气 ,把词序稍作改变,变成了“一人庆有,万寿疆无”。这样一变,就把本来是歌功颂德的意思变成了辛辣的讽刺! 一人有庆 万寿无疆 走进历史社会花絮有感一首(写于1896年) ———谭嗣同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李鸿章出访欧美俄国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马关条约签约地点日本 马关春帆楼。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一 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 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 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 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 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盛世危言自序》1892郑观应王韬发展工商业兴办学校实行君主立宪早期维新思想①产生:19世纪60年代以后 ②代表人物: ③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兴办学校、建立君主立宪 、“商战”(郑观应) ④局限性:零散、不形成系统王韬郑观应维新思想的发展(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思想: 实行君主立宪(强国之制)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立国之本) 废科举、倡新学(养有用之才)托古改制梁启超谭嗣同梁启超--“倡民权” 谭嗣同--“冲决罗网”维新思想的发展维新思想的发展2.变法宣传:创办报刊、组织学会4.组织机构:1898年,保国会二、戊戌变法的进程1.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的序幕3.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5.百日维新:开始、内容6.失败:戊戌政变大势所趋历史根源新思想的演进士人干政百日新政戊戌政变戊戌余音酝酿兴起发展高潮失败影响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兴起与发展-- 公车上书 “具呈举人康祖诒等,为安危大计,乞下明诏,行大赏罚,迁都练兵,变通新法,以塞和款而拒外夷,保疆土而延国命。”“近者土耳其为回教大国,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敢……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 ———《公车上书》 割地之事小,亡国之事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