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阶段特征】 两汉时期 总体特征: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不断巩固 政治上:汉承秦制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经济上: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思想文化上: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取得独尊地位;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 重难点: 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西汉的建立与强盛 【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了解汉初的国家管理及影响,并通过汉武帝巩固和发展国家大一统的举措,认识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核心概念】 黄老无为:西汉初年,道家的黄老无为思想为统治者所提倡,居于支配地位。“黄老无为”与早期道家思想不同,它吸收了法、儒、墨、阴阳等家的思想,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与民休息:有让人们休养生息、给人们安定的生活环境之责,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表现。该政策多实行于社会大变革或大动荡之后,统治者通过采取轻徭薄赋等措施来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殖人口,以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 七国之乱: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叛乱。汉初刘邦分封的同姓诸侯王,到景帝时势力大增,逐渐成为中央政权的威胁。景帝接受晁错“削藩”的建议。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国,在吴王刘濞领导下同时发动叛乱。叛乱平定后,景帝将封国的治民之权和官职任免权收归中央,诸侯只剩下“衣食租税”的权力,势力大大减弱,中央政府对王国的控制得到加强。 推恩令:推恩,帝王对臣属推广封赠以示思典。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于元朔二年(前127年)采纳主父偃建议,颁行此令。规定诸侯王得推恩将其封地分封给继承王位的嫡长子以外的子弟,并上报朝廷,由皇帝制定列侯封号,诸侯王无权废除或更改。列侯归郡统辖,不得过问政事,仅收纳封地内租税。此后诸侯王权势、封地愈益缩减,名存实亡。 中朝与外朝: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让身边的近臣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以削弱相权。这些受皇帝宠信的近臣,便形成了所谓中朝或内朝,与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外朝”相对应。中朝官员直接秉承皇帝的旨意,掌握实权,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察举制: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就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人容易形成小集团。 均输平准:所谓均输,就是调剂物资运输;所谓平准,就是平抑物价,由大司农设立平准官于京师,“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以平抑物价。这样,就把过去由富商大贾掌握物资、操纵物价的利权收归朝廷所有。 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自主学习】 西汉的建立者、时间、都城? 结合导言说出文景之治的背景、措施、结果 什么是“汉承秦制”?主要沿袭了秦的哪些制度? 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出现什么后果? 5.填表归纳汉武帝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政治、经济、思想、经略边疆) 领域 措施 影响 政 治 经 济 思想 经略 边疆 二、【预习检测】 1.汉初统治者实行黄老无为思想实质上是通过无所作为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权的目的。( ) 2.汉初统治者大封同姓王是因为吸取了秦亡的教训。() 3.西汉初年基本沿袭了秦制度,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