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59421

第7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18张PPT+视频)

日期:2024-11-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34次 大小:671059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7课,百家争鸣,课件,18张,PPT+,视频
    (课件网) 看视频,回答什么是百家争鸣呢?第七课:百家争鸣回顾第6、7课,总结春秋战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经济大发展的时代 社会动荡 王室衰微 战争频繁 礼崩乐坏…… 这样的时代下,当时的人最渴望什么? 政治大变革的时代 铁犁牛耕出现 变革社会结束混乱 士西周春秋之“士”,是贵族最低等级;战国之“士”,是一个流动的社会阶层,凡有一德一艺者皆可称士。文化贵族之没落者战国士阶层平民之获得知识才艺者这一时期出现了哪些士人呢?这二人分别是谁?双星闪耀泉州清源山之景双星闪耀泉州清源山之景老子时期:姓名:经典:李耳,字聃春秋时期《道德经》道家学派创始人双星闪耀泉州清源山之景孔子时期:姓名:国家:经典: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文化成就: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论语》整理古籍《诗经》《尚书》,编纂《春秋》最简要的就是仁义。你说的太复杂了,还是告诉我一些简要的思想吧。请问什么叫做仁义?心中坦诚欢乐、博爱无私,便是仁义的本质。唉!你这些近似后世浮华的言论啊!……所谓无私才是真正的偏私啊!如果你真想使得天下苍生皆有所养,何不顺着天道而行?要知道,天地本有一定的常道,日月星辰也自有其光明和行列,禽兽本有群类,树木也各自生长。请从《庄子》所描述的孔老会谈中提取二者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孔子老子核心思想:“仁”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顺应自然哲学思想:对立双方相互转化“塞翁之马”“焉知非福”思想孔子老子政治主张我无为,民心自然归化。我好静,民心自然匡正。我无事,我民自然富有。我无欲,我民自然纯朴。———译自《道德经》无为而治旧贵族他们的政治主张都反映了哪个阶级的思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引导)之以政(行政命令),齐(约束)之以刑,民免而无耻(羞耻之心);道之以德(道德准则),齐之以礼(礼仪规范),有耻且格(自觉改过)。———《论语·为政》推崇西周的制度,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当时不被重用根据材料,孔子学生的构成有什么特点?这反映了他什么教育主张呢?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私学的兴起,反映了春秋后期怎样的社会状况?一方面,贵族地位受到冲击,势力下降;另一方面,平民阶层逐渐参与政治,形成一股新的力量。孟懿子鲁国贵族司马耕宋国贵族端木赐卫国富商原宪出身贫寒颜回“居陋巷”子路“好勇力,志伉直”卜商“不能赞一辞”———整理自《论语》、《史记》孔子康熙题:万世师表顺治加封: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百家争鸣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淮南子·要略》以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糜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行夏政。———《淮南子·要略》节俭“兼爱”、“非攻”、尚贤、根据材料,说明墨子“背离师门”的原因是什么呢?这说明墨子主张什么?为谁发声?平民学派 人物 主要思想 墨家 儒家 孔子 道家 老子 法家 阅读教材40-41页,填写以下表格: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实行“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仁”;推崇西周制度,主张以德治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无为而治”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墨子 孟子 荀子 庄子 韩非 新兴地主阶级 君主 旧贵族 旧贵族 平民 共同目标:治国理政,解决社会问题 ———整理自孙开泰:《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与相互影响》从表格中可见稷下学宫反映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