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不利于“碳中和”的是( ) A.采用合适的技术将含碳温室气体转换为含碳固体,是科学研究的方向之一 B.积极开展绿化国土行动,建设绿色家园 C.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使用 D.捕捉、利用废气中的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A、采用合适的技术将含碳温室气体转换为含碳固体,可以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而实现“碳中和”,因此该方法也是科学研究的方向之一,故该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积极开展绿化国土行动,建设绿色家园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故该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加大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使用,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不有利于“碳中和”,故该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捕捉、利用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而实现“碳中和”,并实现了物质的再利用,故该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碳达峰”是指中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不在增长。在下列做法不利于“碳达峰”的是( ) A.利用二氧化碳加氢制取燃料 B.多种树,扩大绿化面积 C.冬奥会使用氢能源汽车 D.燃放烟花爆竹,增添春节气氛 【答案】D 【解析】A、用二氧化碳做反应物制取燃料,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故A错误; B、多种树能使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故B错误; C、氢气在燃烧时生成物只有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故C错误; D、烟花爆竹在燃烧时能产生二氧化碳,不利用碳达峰,故D正确; 故选D。 3.“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下列措施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积极植树造林 B.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C.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D.发展氢能等清洁能源 【答案】B 【解析】A、植树造林可以促进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故A正确; B、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大量的树木砍伐,降低二氧化碳的消耗,故B错误; C、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正确; D、发展氢能等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正确。 故选B。 4.由于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陆地面积减少。为了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以代替化石燃料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 C.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减少汽车数量 D.限制建设一切大型的工厂 【答案】A 【解析】A、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等以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大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正确;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是微溶物,吸收不多,故B错误; C、限制汽车工业发展,减少汽车数量,会阻碍工业的发展,故C错误; D、限制建设一切大型的工厂,会阻碍工业的发展,故D错误。 故选A。 5.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B.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 C.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碳单质排放 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有利于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答案】C 【解析】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故A正确; B、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故B正确; C、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故C错误; 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有利于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D正确。 故选C。 6.我国郑重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