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二框《参与政治生活》教学设计 一、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1.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使学生认同我国的政治制度,理解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增强对国家政治生活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法治意识:让学生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法律规定,树立法治观念,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3. 公共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提高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能力和意识,培养公共精神。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知识和思考能力,但对于政治生活的理解还比较浅层次。他们对身边的政治现象有所感知,但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深入的理解。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开始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有一定的好奇心,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愿望,但在参与能力和方法上还需要引导。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方式和意义。 2.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理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和实际操作。 四、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政治生活的情境,如选举场景、社区决策会议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政治案例,如公民依法维权、民主选举中的违规现象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些政治生活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相关的政治生活视频资料、图片资料等。 六、课时安排 1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视频片段,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引出政治生活的话题。 2. 新授(25分钟)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8分钟) 展示公民行使选举权的图片和选举权被剥夺的案例,讲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列举公民言论自由、监督权等权利的实例,让学生总结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 通过展示公民依法服兵役、纳税的图片,讲解公民的政治义务。 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17分钟) 民主选举(5分钟) 创设选举班长的情境,让学生模拟选举过程,讨论选举的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及其特点。 讲解选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依法规范选举。 民主决策(4分钟) 展示某市关于修建地铁的决策过程的案例,分析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让学生分组讨论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民主管理(4分钟) 播放社区居民自治的视频,介绍基层民主自治的形式(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身边的民主管理现象,理解民主管理的意义。 民主监督(4分钟) 展示公民通过网络举报贪官的新闻案例,讲解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 让学生讨论民主监督的意义和要求。 3. 课堂练习(5分钟) 发放练习题,内容包括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判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方式的选择等,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 4. 课堂小结(3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及其意义,强调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 八、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方式和意义。通过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增强政治认同,树立法治意识,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