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正 面 战 场 敌 后 战 场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3.12) 淞沪会战 1937.8-11 平型关大捷1937.9 武汉会战 1938.6-10 中国远征军 赴缅作战 1942.3-8 《论持久战》(1938年) 百团大战 (1940年) 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7.11) 台儿庄战役1938.3 第三次 长沙会战 1941.12-1942.1 豫湘桂战役 1944年初 共产党领导 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主战场 两个战场 两条路线 国民党 正面战场 片面抗战路线:仅依靠国民政府和军队抗战 共产党 敌后战场 全民族抗战路线:依靠人民群众和全民族的力量共同抗战 战略反攻1944.1-1945.8 共产党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是抗战主战场 导入新课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通过史事,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 核心素养: 1.知道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中国十四年抗战的过程,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运用图文史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结合现实,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日本侵华政策的改变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日本改变策略 广州、武汉沦陷后,日本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张 对国民党 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 汪精卫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 对共产党 对占领区 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加强军事统治、经济掠夺 ★ 共产党针锋相对,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2.中国各方的反应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①在日本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 ②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1)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1941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皖南遭到国民党军队伏击。新四军血战七昼夜,除2000余人突围外,大部壮烈牺牲和被俘。军长叶挺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遇难。 1月18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亲笔题词。 叶挺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2.中国各方的反应 (2)共产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 王震率359旅南泥湾开荒 中央机关书记处礼堂举行了纺线比赛 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争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2.中国各方的反应 (3)社会各界: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国民党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 年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 女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 人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 侨 积极捐款捐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