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65048

2024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3课《女娲造人》课件(共28张)

日期:2024-11-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59173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23课
  • cover
(课件网) 女娲造人 初中七年级上册第23课 学习目标 1、理解内容:理解女娲造人的故事内容,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 2、培养想象力: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理解神话中的象征和隐喻。 3、情感教育:通过女娲造人的故事,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以及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心。 4、合作探究:鼓励小组合作和讨论,深入探讨女娲造人故事的深层含义,提高分析和表达能力。 课前导入-看图猜故事 盘古开天地 课前导入-看图猜故事 夸父逐日 课前导入-看图猜故事 精卫填海 课前导入-看图猜故事 女娲补天 课前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都熟悉那些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比如《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补天》。在这些故事之后,女娲还完成了一个被后人赞颂的伟大事迹———创造人类。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神奇的传说———《女娲造人》。 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它起源于人类文明的早期,用以解释和想象自然现象、宇宙起源、文化习俗和社会秩序。 这些故事通常包含神祇、英雄和超自然元素,它们通过象征和隐喻传达深刻的道德寓意和文化价值。神话故事在不同文化中呈现出多样性,但它们共同承载着历史、信仰和价值观,代代相传。它们不仅试图解释自然界的神秘现象,还蕴含着正义、勇气、智慧和牺牲等价值观。神话故事对艺术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作品都从这些古老的故事中汲取灵感。 神话故事特点 1、形象化与艺术加工:神话故事将自然现象和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通过艺术性的加工,使它们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 2、现实与浪漫的结合:神话创作基于现实生活,但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赋予故事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色彩。 3、理想与信念的体现:神话故事传达了古代人类对于征服自然、追求理想和坚持信念的渴望,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作者介绍 袁珂(1916—2001),原名袁圣时,是中国著名的神话学家。他的学术生涯致力于中国古代神话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被誉为中国神话研究的泰斗。袁珂的研究成果丰富,包括《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史》、《山海经校注》等专著,以及《中国神话传说词典》和《中国民族神话词典》等重要工具书。他的著作不仅在国内有广泛的影响,而且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对传播和研究中国神话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写作背景 《女娲造人》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和《楚辞》等古籍中的记载。袁珂在这些古代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艺术加工,对女娲造人的故事进行了扩充和再创造。他的作品展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和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 生字学习 辟 娲 榛 澄 掘 幽 掺 捏 踪 延 倦 揉 开 女 莽莽 光 和 迹 绵 不 团 pì wā chénɡ zhēn jué yōu chān niē zōnɡ yán juàn róu 榛 澈 疲 堪 kān 词语学习 揉团:用手反复推压搓弄东西,使成球形。 荒凉:人烟少,冷清。 蓬勃:繁荣,旺盛。 澄澈:清澈,明亮。 泥潭:深泥处或泥坑。 莽莽榛榛:草木茂盛的样子或茫无际涯的样子。 神通广大:本为宗教称神道法力无边、无所不能。 眉开眼笑: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态。 灵机一动:形容灵敏机智,一下子想出了办法。 整体感知 1、请阅读课文,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走在原野,感到孤独 临池照影,灵机一动 揉泥成人,满心欢喜 夜以继日,疲倦不堪 挥洒泥浆,布满人类 男女配合,世代绵延 整体感知 2、给课文划分层次,并且概括层意。 ①女娲造人的缘由: 主要描述了天地开辟后,世间万物俱全,唯独缺少人类,使得世界显得荒凉寂寞。女娲感到孤独,认为天地之间应该增添生气,于是决定创造人类。 ②女娲造人的过程: 详细叙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