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前221年-公元220年) 选择性必修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2.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3.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4.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 中外历史纲要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3.通过了解秦汉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两汉衰亡的原因。 2025届:中国古代3 必备知识分析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国家制度 1.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确立,奠定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国家民族: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民族交融、华夏认同。 3.官员选拔与管理:重法吏、察举制发展了官僚政治,建立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巡视监察制度延续后世。 社会治理 1.户籍制度:秦朝户籍分类,汉朝编户齐民,封建国家征发赋役、维护稳定、巩固统治。 2.法律与教化:秦朝法家思想治国;汉朝开始律令儒家化,以经注律,礼法结合,目的是维护纲常伦理。 3.经济政策:统一货币、重农抑商,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征发赋役(田赋,人头税和徭役)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经济与社会生活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1.铁器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发展。 2.小农经济(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初步发展,东汉庄园经济(农业庄园式劳作方式)普遍。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1.国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城市“坊”“市”分离,日中为市。 2.国际:汉朝开辟丝绸之路(丝绸、养蚕和缫丝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漆器及制造技术传出;汗血马、苜蓿、葡萄,胡桃、胡萝卜等胡字系列物种和佛教传入) 文化交流与传播 1.多元一体、文化认同:秦朝尊崇法家学说;汉朝尊崇儒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2.文化创造、成就斐然: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中国和世界文化传播发展;《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医学、史学、文学成就突出。 3.文化交流与传播:丝绸之路为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 秦汉(秦:前221-前206;汉:前202-公元220) 总特征: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必备知识分析 1.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确立,奠定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1.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2.汉朝:中外朝制;郡国并行、推恩令。 2.国家民族: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民族交融、华夏认同。 1.秦朝统一;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统一车轨,修弛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等。 2.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 3.官员选拔与管理:重法吏、察举制发展了官僚政治,建立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巡视监察制度延续后世。 1.选拔: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汉朝察举制、征辟。 2.考核:上计制。监察:御史大夫,汉刺史制度 4.法律与教化:秦朝法家思想治国;汉朝开始律令儒家化,以经注律,礼法结合,目的是维护纲常伦理。 法律是国家统治工具; 教化着眼于教育和引导。 5.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1)封建国家征发赋役、维护稳定、巩固统治。 (2)建立基层民众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机制。 1.户籍:秦朝户籍分类,汉朝编户齐民。2.基层组织:乡里,亭(征发赋役,维护稳定);3.社会治理:什伍组织(基层民众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机制) 6.经济政策:统一货币、重农抑商,加强国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