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71394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4696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4课,至清,中叶,经济,文化,教学设计
  • cover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教材分析】 新课标对本单元的课程内容要求是: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新课标中提到了“版图奠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面临的危机”几个关键信息。通过政治形态的变化发展,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以强化。明清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国家版图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这一时期的中国,在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重大变化。但与此同时,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流,关闭了与世界交流的大门。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政治腐败、人口膨胀、人地矛盾、贫富矛盾、农民起义、殖民势力东来等问题,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通过分析可知,新课标意在凸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面临的发展与挑战。 本单元讲述封建时代晚期明、清两个王朝的历史,《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对教材第四单元导语的分析是“第一部分简要叙述了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重点突出本时期专制强化、国家巩固、版图奠定,以及经济、文化发展等几个要点;同时强调在新航路开辟、世界形势变化大背景下,明清社会逐渐暴露出的危机和潜在的问题”。从教师用书对单元导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导语中突出的几个要点正是明清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具体表现,几个要点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即在封建专制强化的前提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趋于稳固,国家版图得以奠定,经济文化也得到发展。但这一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的联系逐渐加强;而在中国,由于受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受到阻碍,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压制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转型,为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埋下了伏笔。 教材第四单元分为3个课时,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主要讲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对外政策逐渐保守和现代中国版图基本奠定;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主要讲明清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从内容来看,这3个课时都体现了“明清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与挑战”的鲜明主题。 根据教材第四单元的教学主题“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可知,本单元教学设计主要突出“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两个要点。“版图的奠定”体现了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经过发展,得到空前强化,并通过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举措进行了有效的统治,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而“面临的挑战”则是明清时期的中国出现了许多重大的社会变化,这些变化在新航路开辟、西方殖民势力东来的国际大背景下,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一系列的危机和挑战。 本课位于《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第三课,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实现近现代贯通、中西方关联、诸单元融合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课也有内容多、跨度大的特点,需要取舍和整合。针对本课的特点,本教学案例在处理教材时突破了传统叙述模式,注重大单元教学下的深度学习。通过抓住明清经济思想的新现象与局限性、中西方的对比,凸显明清的盛世与危机,注重培养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渗透尊重传统文化、关注国家发展的家国情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通过七年级下册一共4个课时的内容学习了本课时的相关知识。初中的教材内容概括了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及在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