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72391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核心素养时代大单元复习课件

日期:2024-12-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94256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单元,第八,复习,时代,素养,核心
  • cover
(课件网)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核心素养时代大单元复习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串讲 (目录核心+核心知识+核心素养+时空观念+知识整合+大单元概念+中考演练) 目录核心 张謇:“实业救国”,大生纱厂 一战期间,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社会习俗变化:衣食住行 《申报》、商务印书馆、新华书店 文学:鲁迅、矛盾 美术:齐白石、徐悲鸿 音乐:聂耳、冼星海 歌剧:《白毛女》 电影:《定军山》、《歌女红牡丹》 核心知识 发展阶段 特点 原因 影响 洋务运动时期 甲午中日战争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产生 洋务运动的诱导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级产生 发展 外商企业的刺激; 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张謇、荣氏兄弟)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短暂的春天 ①国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国内: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促使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及共产党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逐渐凋谢 ①国外: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②国内: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为抗战胜利奠定经济基础 知识点1: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核心知识 张謇 荣氏兄弟 (荣宗敬、荣德生) 侯德榜 时期 时期 口号:实业救国 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一战期间,建立起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的庞大家族企业 制出纯碱,并撰写《制碱》,打破欧美对碱业的垄断 成就 甲午中日战争后 一战期间及以后 成就 时期 成就 一战期间及以后 知识点2:近代民族工业家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①发展过程艰难曲折,总体来说还比较落后; ②行业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③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核心知识 发展特征 影响 先天不足 后天畸形 ④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3)思想上,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 ①总体比较落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②产业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③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1)经济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随之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3: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核心知识 影响 原因 表现 特点 (1)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西方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传入中国 (2)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推行了一系列措施 装束上———剪辫、易服(新式旗袍、中山装、西服等)、劝禁缠足 礼节上———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 称谓上———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 (2)饮食、服饰、婚丧、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西餐、洋烟、洋酒、流行时装、烫发流行;文明结婚、追悼会等新式婚丧礼节出现;公园、咖啡馆等风行) 不平衡性;总体特征: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2)反映了中国社会面貌的变化和思想观念的革新,有利于推进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1)有利于冲破旧思想的束缚,促进民主、平等等思想传播 生活方式 风俗习惯 (1)交通:19世纪70年代以后,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知识点4:近代社会习俗变化 核心知识 概况 代表 京师大学堂 废除科举制 学制革新 洋务运动时期———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 甲午战争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百日维新期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 教学内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