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74275

3.3 海陆变迁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

日期:2025-04-05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29108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2025,学期,地理,七年级,学年,海陆
  • cover
(课件网) 七年级 上册 新课标(XJ) 地理 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三节 海陆变迁 内容要求 素养要求 1.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2.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1.结合实例,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综合思维) 2.掌握一定的防震、避震方法(地理实践力) 沧海桑田,简称仓桑,出自我国古书《神仙传·麻姑》。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自称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以“沧海桑田”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为什么会有沧海桑田的变化? 新课导学 知识点一 地表形态变化 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2.(1)海陆变迁———实证、自然原因 课堂在线 地壳变动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 海平面的升降 在我国东海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荷兰的围海大坝 2.(2)海陆变迁———实证、人文原因 人类活动 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有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 知识点二 大陆漂移假说 1.提出者: 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 2.大陆漂移说的内容 20 世纪初,魏格纳首先对大陆漂移假说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作“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海陆的基本面貌。 3.大陆漂移过程 2亿年前 6500万年前 现在 魏格纳发现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什么特点? 他大胆提出了一个什么设想? 为了证明这个设想,他是怎么做的? 活动 非洲西岸和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凹凸相吻合。 两个大陆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开的。 收集资料、实地考察、寻求证据。 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4. 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非洲西岸和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凹凸相吻合。 生物的相似性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1)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2)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分出若干小版块。 (3)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运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知识点三 板块构造学说 (1)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 2.板块运动 (2)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常常形成山脉。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科迪拉拉山系 活动 整个地球由哪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哪个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 大洋洲主要位于哪个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环太平洋地带 知识点四 火山与地震 这两大火山地震带位于哪些板块交界处? 我们该如何应对地震? ●日常 加强防震演练,学习防震知识 ●室内 小震防砸伤,找隐蔽物 大震防压伤,迅速找三角区 ●室外 往空旷的地方跑,避开高大建筑物 知识梳理 1.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A.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B.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的遗迹 C.青藏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分布 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 C 当堂检测 2.图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A.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 B.鸵鸟具有长途飞行的能力 C.各大洲动物进化的相似性 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 A 3.下列不属于板块构造学说中的六大板块的是(  ) A.太平洋板块 B.大西洋板块 C.美洲板块 D.南极洲板块 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地球的岩石圈是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