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 一 二 三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一 二 三 目录 中国古代的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 地方制度 选官制度 输送 人才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监察制度 考核制度 管理官员 世官制(世卿世禄制):无论王室还是各级贵族都是凭借宗法和血统世代继承高官厚禄。 世官制 夏商周(西周) 作用与弊端:这种通过血缘来选拔人才的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但是这种选官制度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有用之才,也不利于社会的有效管理,在之后便被其他选官方式取代。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材料一:李悝相魏文侯时说:“为国之道 , 食有劳而禄有功 , 使有能而赏必行 、 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刘向《说苑》 材料二:秦时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宗族非有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客卿制 军功爵制 (1)铁制工具的大规模使用,社会生产力得以提高,私学兴盛,官学衰微,士人阶层兴起。 (2)诸侯国君为了在争霸战争中称雄,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他们通过礼贤礼士、养士、奖励军功等方式选拔人才。 春秋战国 背景 韩非子 以吏为师:“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法吏”也担负起宣讲法律、执行君王旨意的使命。 以法为教:摒弃其他思想学说而专任法家思想的一种思想文化上的专断、专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秦朝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 常科 科目 特科 察孝廉 举茂才 茂才在开始只是特科,汉光武帝时设为常科,选拔超群逸伦、智略出众的优秀人才。 德才兼备,正直不阿,能直言极谏。 贤良方正 明于儒学的经典,通晓儒术。 明经 明习法令。 明法 孝廉是汉代入仕的主要途径。讲求孝行、廉洁。 察举制 汉朝 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要官员将本人考察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经过一定的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予官职。 根据史料结合所学,分析东汉末年察举制度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 史料1: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后汉桓灵时谣》 史料2: 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后汉书.种暠传》 察举对象:察举制相对扩大了下品、寒门晋升的可能,带有一些平民色彩,这对于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秩序十分有利。 察举内容:察举注重德行在相当时期内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善,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重品行气节、讲仁义道德的社会风尚; 后世影响:察举制度在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奠定了以后历代平民参政的基础,它还是是隋唐以后科举制度的滥觞。 消极: ①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 ②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③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不利于中央集权。 2、战争频繁,士人流散各地, 察举制度事实上难以实行 1、察举制弊端显露,不能选出真正的人才。 九品中正制 原因 内容 设置中正 选举“贤有识鉴”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其原籍的郡小中正或州大中正。 品评人物 中正考察士人的“品状”后,评定其等第,分为九品:评定品第的依据,主要是德行才能,门第也在考虑之列 按品授官 史料1: 三国时期,曹操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