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光的世界》素养提升训练 1.(2024年四川宜宾中考题)如图是2024年4月9日发生日全食的情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色散 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线传播 2.(24-25八年级上·山东微山县期中考试题)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发现透过小孔的光能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像,遵循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B.保持木板和墙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小 C.木板上的小孔必须是圆的 D.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虚像 3.(24-25八年级上·江苏镇江市十中期中考试题)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竹的倒影 B.碗中的筷子 C.林中的树影 D.镜中的陶罐 4.(2023年湖南郴州中考题)“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图中M点表示青蛙。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温馨提示:必须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考点1答案】1. D 2. B 3. C 4. 1.(2024年广西中考题)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光比声音传播速度慢 C.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2019年湖北随州中考题)一篇科普文章中写道,即使太阳突然消失,人类也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因为尽管阳光信使一路狂奔,当他来到我们面前时已经过去8.333333分钟!据此估算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 A.1.5亿千米 B.150亿千米 C.15×108m D.1.5×1011km 3.(21-22八年级上·天津河西区期中考试题)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小金同学测出从观察到闪电到听见雷声的时间为t0,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0,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若不计光传播所需时间,则发生闪电处距小金的距离为_____ ;若计光传播所需时间,则发生闪电处距小金的距离为_____。 4.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m/s,光年是_____单位,一颗卫星距离地球约3.6×104km,一束光从该卫星射到地球上约需_____s. 【考点2答案】1. D 2. A 3. v0t0 4. 3×108 长度 0.12 1.(2024年安徽中考题)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水面倒影 B.树下光斑 C.墙上留影 D.杯中“折”笔 2.(2024年广东深圳中考题)巴黎奥运会即将开幕,爱思考的乐达达同学去巴黎旅游,发现奥运五环被挡住看不见是因为光沿_____传播,埃菲尔铁塔无灯的栏杆被人看见是因为栏杆_____的光进入达达同学的眼睛。 3.(2023年陕西宝鸡中考一模试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小明在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游玩时,拍摄到一只白鹭在浅水中的情景如图所示。他发现水中有一黑一白的影子,其中黑影是由光的_____形成的,而白影是由光的_____形成的。(均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4.(24-25八年级上·山东微山县期中考试题)如图是塔式热发电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发电站安装有许多定日镜(即平面镜),每一个定日镜都由自动跟踪太阳光装置控制,以便准确的将太阳光反射后会聚到高塔顶部的接收器上。下列光现象中与定日镜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 B.日晷仪 C.海市蜃楼 D.筷子弯折 【考点3答案】 1. A 2. 直线传播 反射 3. 直线传播 反射 4. A 1.(2024年江苏无锡中考题)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器材有:激光笔、平面镜、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可沿中缝折叠)、白板; 实验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① 30° 30° ② 45° 45° ③ 60° 60° (1)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它的反射光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保持光在平面镜上的入射点不变,减小入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则光屏上的光斑向__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