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83132

第二章 认识地球 知识点(背记版+填充版)

日期:2025-04-0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8次 大小:7473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二章,认识,地球,知识点,背记版,填充
  • cover
新课标新教材义务教务学段地理学科知识点总结 认识地球 2.1地球与地球仪(对应教材P18—P30) 地球在宇宙中 地球的宇宙环境 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 宇宙层级示意 太阳系的组成 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恒星:太阳。 太阳系中的行星(由内向外):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矮行星:如冥王星、谷神星。 其他天体:彗星、小行星等。 “地心说”与“日心说”(了解) 地心说源于古希腊,托勒密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地球视为宇宙的中心,是 静止不动的,其他星体都围绕地球运动。 日心说由古希腊学者阿里斯塔克提出,后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研究得出,写 出了《天体运行论》,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其他星体都围绕太 阳运动。 事实证明,“地心说”和“日心说”都是不正确的。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发展历程 古人提出过许多关于天地关系的学说,我国比较早且有代表性的是盖天说和浑天说。 ①盖天说:主张“天圆地方”; ②浑天说:认为“天包着地,像蛋壳包着蛋黄一样”。 第一次用事实证明地球是圆的: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如今,人们通过人造卫星发回的地球照片,可知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地球基本数据 地球的形状: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其中赤道半径长6378千米,极半径长6357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 地球仪 地球仪的含义: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地球仪各部位名称 ①用手指拨动地球仪,它会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这根轴叫做地球的自转轴,又称“地轴”。它是被假想出来的,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②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叫两极。北极即表示地球的最北端,南极即表示地球的最南端。 经纬线和经纬度 纬线与经线 名称 纬线 经线 ①含义 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②形状 圆 半圆 ③表示位置 南、北位置 东、西位置 ④指示方向 东西 南北 ⑤长度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各经线长度相等 ⑥特殊纬/经线 赤道 本初子午线 △特殊纬/经线解释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最大的纬线圈;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由赤道向南北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本初子午线:人为设定的经线的起始线,即0度经线,无特殊表示意义。 (2)纬度与经度 名称 纬度 经度 ①含义 为了区别各条纬线,分别为它们标定了度数,即纬度 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分别为它们标定了度数,即经度 ②度数值范围 南、北纬各为0~90°,共180° 东、西经各为0~180°,共360° ③经纬度的划定 a.纬度的划定(如下图) ∠α即为B地的纬度。(当地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b.经度的划定 ∠α即为B地的经度。(当地所在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所在平面的夹角) ④以纬度划分区域 低纬地区:南北纬0°~30°;中纬地区:南北纬30°~60°;高纬地区:南北纬60°~90°。 ⑤纬线圈与经线圈的区别 纬线圈:由一条纬线组成,只有赤道能将地球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经线圈:由经度和为180度的两条经线组成,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为相等的两个 半球。 ⑥东西半球分界线 由于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从陆地(英国伦敦)穿过,若以其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则在日后易造成政治等方面的不便。因此,国际上习惯以西经20度(20°W)和东经160度(160°W)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是从海洋上通过的。 (西经20度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以东为西半球)、 口诀:“西经20度西西东东,东经160度西东东西”。 经纬网 含义:由经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