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84543

1.1.1反应热 焓变(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11-23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295407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1,2019,必修,选择性,化学,高中
  • cover
(课件网) 人教版 高二年级 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节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 第一章 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一 新课导入 5月7日11时2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海王星01星、智星一号C星、宽幅光学卫星和高分视频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液氢-液氧 煤油-液氧 火箭发动机一般选用化学推进剂,它是由燃料和氧化剂组成的,反应后产生高温气体用于火箭推进。 新课导入 放热反应 新课导入 假如你是火箭设计工程师,如何确定需要多少燃料? 火箭发射需要多少能量? 一定量的燃料充分燃烧时释放多少能量? 定量地描述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环境 体系:被研究的物质系统 热量 一、体系与环境 向试管中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环境:与体系相互影响的其他部分 体系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及发生的反应 试管、空气等 在_____下,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从环境吸收的_____,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简称_____。 体系 环境 热量 等温:反应前后_____的温度相等。 二、反应热 等温条件 热量 反应热 体系 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Δ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 三、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反应原理】 放出热量,体系温度不变 阻止热量传递 体系温度改变 Q = mcΔt 三、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29.5 ℃ 29.5 ℃ 32.9 ℃ 32.1 ℃ 29.4 ℃ 28.4 ℃ 29.6 ℃ 29.4 ℃ 33.1 ℃ 29.5 ℃ 28.9 ℃ 29.5 ℃ 3.4 ℃ 3.2 ℃ 3.6 ℃ 3.4 ℃ 三、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教材P5 = 56.8 kJ 1.42 kJ 0.025 Q n = n酸=0.025mol n碱=0.0275mol 三、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m = V酸 ρ酸+V碱 ρ碱 V酸=V碱 =50 mL 为了计算方便,可近似认为实验所用酸、碱稀溶液的密度与水的相同,并忽略量热计的比热容 ρ酸=ρ碱=1 g/cm3 c=4.18 J/(g·℃) Δt=3.4 ℃ Q = mcΔt = 4.18 ×10-3 ×(50+50)×3.4 kJ = 1.42 kJ n水=0.025mol 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 两杯口相平,可使盖板把杯口尽量盖严,从而减少热量损失;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 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泡沫塑料(或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不用环形铁搅拌棒? ①铁与盐酸之间会发生反应;②铁的导热性好,会造成热量的损失。 思考探究 3.温度计上的酸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能否倒入小烧杯? 若不冲洗,温度计上残留的酸会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使热量散失;冲洗后的溶液不能倒入小烧杯,若倒入,会使溶液的总质量增加,而导致实验结果误差。 思考探究 4.实验中所用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为何不是1∶1而是NaOH过量? 为了保证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 不宜用盐酸过量:因为在空气中盐酸相对碱稳定,碱极易与空气中CO2反应,故如果盐酸过量,此时所用的碱很难保证完全与HCl反应。 ①使用比较精确的温度计读出温度变化 ②需要保温装置,保证反应过程中,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 ③搅拌器搅拌,保证溶液混合均匀 思考探究 为了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保温杯式量热计 大量实验测得,在25℃和101kpa下,强酸稀溶液与强碱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 弱酸弱碱稀溶液,因为电离吸热,故生成1molH2O放热 < 57.3 kJ 强酸强碱浓溶液,因为稀释放热,故生成1molH2O放热 >57.3 kJ 拓展补充 内能是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 其受温度、压强和物质的聚集状态等影响 化学反应前后体系的内能(符号为U)发生了变化。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为什么会产生反应热? 思考探究 H= H生成物- H反应物 单位: kJ/mol 或 kJ mol-1 等压条件下,反应热等于焓的变化量,简称焓变 在科学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