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赤壁赋》联读 课题 思与境谐———《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赤壁赋》联读 课型 阅读课 多媒体使用 () 学科核心素养在本课时的 体现 思维:认识写景散文中景和情、理之间的关系。 审美:感受写景散文的意境美,体会自然之美的独特价值和人文价值。 语言:学习名家选取意象营造意境以传递思想感情的方式。 文化:体会传统文人的家国情怀、面对平常人生尘俗纷扰的自我超拔。 教材分析 重点 品味写景部分的语言和意象、意境特点。 难点 认识自然景物的独立审美功能之外的人文意义。 活动一:找出三篇文章中的写景部分,读一读,读出情味来。 指导:《故都的秋》写景部分要读出一种慨叹的意味。《荷塘月色》写荷塘和月色部分要读出一种赞叹的意味。《赤壁赋》写景部分要读出一种轻快超然的意味。 活动二:分析每一篇中所写景物的特点。 景物 特点 手法 意图 一椽破屋 小且破败 白描 败落的伤感 …… …… …… …… 一、分析《故都的秋》 所写景物包括: 一椽破屋———小且破败;浓茶———味苦;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辽远空旷;驯鸽的飞声———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细柔缺乏热量;牵牛花的蓝朵———冷色调;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生机不旺。落蕊铺得满地———凋零;踩上去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死亡和衰败的无声无息;秋蝉的残声、嘶叫———生机断绝;灰沉沉的天———阴暗;凉风、很厚的青布单衣、天可真凉了———凉意透骨;枣子微黄带绿———成熟之后便是冬天,清秋佳日之后接续的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 特点总括: 1、清、静、悲凉(有统一的基调———意境的和谐)。 2、透露出生命流逝的慨叹。深沉、幽远、严厉、萧索;有深沉的意味。(承载着作者的感情。) 补充背景: 1、)文人悲秋的传统和根源。万物凋零的秋天,就像一个人的暮年,虽然有硕果,但是毕竟美好的日子不会再来,生命的再次辉煌无法实现,人生的价值即将归零。所以,有志文人就借秋慨叹生命易逝、功业难成。 2、)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全境。1933年,日军攻占山海关。中华千年故都北平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国运飘摇,恰如残秋。 3、)郁达夫是小说家、散文家、诗人,还是革命烈士。身死之年35岁。他的生命正如那故都的秋色一般悲凉凄清,他秋色的感伤也正是对生命的感伤。 二、分析《荷塘月色》 所写景物包括:去时:树木蓊郁、月光淡淡———清幽。荷塘边:荷叶———茂密、亭亭而立;荷花———拟人、比喻———娇美、明丽;清香———通感———若有若无;月光———牛乳一样———新鲜甜美的味觉、细腻柔滑的触觉、清淡朦胧的视觉。(要用心去体会作者要传递的信息。)灌木的黑影———如鬼一般———阴森。路灯光———没精打采;蝉声、蛙声———热闹———我什么都没有。联想到的情景:江南采莲的旧俗———热闹、风流———向往之情。 从景物的描写中,能否发现感情的变化? 出门:不宁静———路上:渐渐平静———荷塘月色:沉浸于荷香月色———荷塘边:不宁静———联想:向往而叹惋———回到家:重入现实的无奈。 补充背景: 五四时期的朱自清充满激情,敢说敢做。有研究表明,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这段时期,时局动荡,朱自清也进入了彷徨灰暗的中年期,创作热情逐渐黯淡,豪气不足,胆怯有余。 3、分析《赤壁赋》 所写景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凉爽平静;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色皎洁,似有情意;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万顷茫然———空旷辽远,胸臆一空。 感情:愉悦畅快,轻松超脱。 研究“水”“月”在后文的作用。引发了“思美人”的歌曲和呜咽的箫声———感情发生转捩。引发了“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引述,慨叹曹操的人生胜败(与水有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