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92317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

日期:2024-11-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493137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2024,统编,教学课件,优质,上册
  • cover
(课件网) 单元结构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霸陵,是西汉文帝刘恒的陵寝。其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等陪葬品,较历代帝陵奢华厚葬而言较为简朴,因不厚葬,且远离咸阳原,历史上遭受盗掘较少。同样,继任汉景帝的阳陵也大致如此。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学习目标 1.了解楚汉之争,思考秦亡前后刘邦、项羽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树立唯物史观。 2.说出西汉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及汉初的社会状况,树立时空观念。 3.梳理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及举措,涵养历史解释能力。 4.分析“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提升透过历史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5.对比秦亡汉兴的原因,认识民本思想的重要性。 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1.楚汉之争 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刘邦说张良、萧何、韩信都是人杰,自己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据《史记》记载,刘邦入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刚愎自用 失民心 善用人才 得民心 自矜功伐……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①背景:秦亡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②性质:双方为争夺国家统治权的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项羽 刘邦 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1.楚汉之争 ③结果:双方在垓下决战,楚军战败,刘邦取得最终胜利。 ▲楚汉之争形势图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 当 作 人 杰 , 死 亦 为 鬼 雄 。 至 今 思 项 羽 , 不 肯 过 江 东 。 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2.西汉建立 公元前202年 长安 刘邦 ▲“汉并天下”瓦当与“与天久长”瓦当 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1.背景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汉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国库空虚) 首要 问题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王朝。 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1.背景 原因: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汉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提出:汉高祖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主张清静无为,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故无为者乃有为也。……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及故也。 ———陆贾《新语》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就好。 汉高祖下令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为稳定民心,鼓励民众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也就是农民将收获物的十五分之一交给国家,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上》 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2.措施 ①士兵解甲归田; ②释奴为民; ③鼓励生产; ④轻徭薄赋。 增加农业劳动力 作用 作用 稳定民心,人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3.意义 增加农业劳动力; 稳定民心,人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汉初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议一议:与秦朝的横征暴敛相比,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好处?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国家兴衰的关键是什么? 民心是否安定 统治者是否贤明 社会经济是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