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96010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知识梳理卷(三)(含答案)

日期:2024-11-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9040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三,梳理,知识,巩固,建立,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梳理卷(三) 知识点1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黄巾起义 1.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刘秀前后颁布六次释放奴婢、三次禁止虐杀奴婢的诏令,“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从事”,刘秀大规模释放奴婢的主要影响是( )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瓦解了封建等级秩序 C.减轻了国家负担 D.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 2.《后汉书》记载:“(建武十一年)八月……(汉光武帝)诏曰:‘敢灸灼奴婢,论如律,免所灸灼者为庶(民)。’……十月壬午,诏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十二月甲寅,诏益州民自八年以来被略为奴婢者,皆一切免为庶(民)。”以上材料表明东汉初年政府( ) A.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 B.合并郡县,裁减多余官员 C.释放奴婢,禁止残害奴婢 D.监督官员,惩处贪官污吏 3.建武六年,光武帝下诏:没有条件设置长官的县,可以进行合并……逐条上奏要求合并的县有四百多个。于是朝廷减少官吏职位,每十个县只设立一个长官。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合并州县且取得了成效 B.光武帝重视“以德化民” C.光武帝发扬了刺史制度 D.社会出现安定的局面 4.东汉建立后,刘秀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到他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 A.光武中兴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贞观之治 5.史论结合下面的画像砖描绘了刘秀在位时期市场贸易的景象,它能够用来佐证( ) A.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B.光武中兴的社会盛况 C.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 D.东汉百姓生活的艰苦 6.东汉初年,阴皇后家族擅权。光武帝在去世前一年下令将高皇后(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后)的神位从祭祀刘邦的高庙移走,理由是“高皇帝与群臣约,非刘氏不王”,而高皇后封吕氏为王,危害汉家天下。此举旨在( ) A.节省开支 B.整顿吏治 C.威慑外戚 D.遏制诸侯 7.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理解,准确的是( )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农民起义威胁统治 C.宦官专权 D.外戚宦官交替掌权 8.“太子年幼继位,外戚骄横擅权,无视幼主。及至皇帝成年,结纳在自己身边的心腹宦官,除掉外戚,又演变成宦官专权的局面。”这种现象( ) A.是佛教产生的重要背景 B.是道教产生的重要背景 C.标志着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D.是郡县制的弊端造成的 9.下列文物共同见证了( ) A.休养生息的政策 B.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C.东汉王朝的兴衰 D.动荡不安的时局 10.小史看完某历史书后制作了如下知识线索图。据此判断,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 ) 光武中兴→政治腐朽,社会混乱→黄巾起义 A.秦朝灭亡 B.楚汉之争 C.西汉兴衰 D.东汉兴衰 11.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该童谣反映了东汉衰落的原因是( ) A.政治腐败,社会黑暗 B.王莽夺权,朝政混乱 C.连年灾荒,经济崩溃 D.州牧割据,独霸一方 12.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时间:公元184年 领导人:张角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作用:使东汉政权风雨飘摇 A.时间 B.领导人 C.口号 D.作用 13.“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关于材料中的农民起义表述准确的是( ) A.发生在西汉末年 B.起义领袖是王莽 C.直接导致东汉灭亡 D.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 14.黄巾起义爆发后,地方州郡乱作一团。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派重臣出任州牧,统领地方上的军政事务,地位在郡守之上。这一举措的影响是( ) A.造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 B.强化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有利于监察地方的官员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汉之雄,无国能敌。今王谋反,吾身为皇亲国戚,怎能在此观望?大汉有我,必定中兴! ———刘秀 材料二: 材料三:张角是一个伟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