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课件 专注教学课件制作 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目标】 了解地震波及传播特点 理解并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各层的特点。 明确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各圈层主要作用和相互关系。 【教学课时】 新授课1课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各圈层划分的依据; 地球各圈层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地球内圈层的空间分布、组成和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使学生对地球的圈层结构有基本的认识。 多媒体教学法,视频图片演示与学生产生互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合作讨论,自主探索,培养综合思维及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通过“地震如此难料”的热点新闻导入,让学生了解数年来发生的地震次数。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跟随教师思路,进入课堂。 通过热点新闻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提高学生提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增强对地震分布和危害的认识, 新课教学 地震和地震波 讲解什么是地震和地震波。 详细介绍地震构造,展示我国与世界地震带分布。 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地震来袭我们会怎么晃动,由此引入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观察图片,自主探究地震与地震波,认真听教师讲解。 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并回答,认真记录。 动图展示,直观表达抽象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内部结构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地球的内部圈层 播放“地球核心”的视频,进入第二部分。 根据示意图划分地球内部圈层,重点讲解划分依据与两个界面。 根据示意图详细讲解地壳、地幔和地核部分,最后进行知识总结。 观看视频。 确定划分依据与两个界面。 记录课堂笔记,进行知识总结。 地球的外部圈层 由图中案例进入此部分,引导学生所学知识探究。 大致介绍各部分圈层特点、分布、作用等。 课堂探究人类与四大圈层的关系。 回答教师提出问题。 小组讨论各圈层特点。 合作探究人类与四大圈层的关系。 课堂小结 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本节内容,提醒遗留的问题及作业。 和老师一起进行归纳总结,课后完成作业,预习第二课时。 有助于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巩固提高 进行课堂训练,巩固所学知识,与实际相联系。 回答问题,巩固所学。 查漏补缺,巩固提升学习成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便于知识迁移与运用。(
课件网) 地球的 圈层结构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四节 2019 授课人:×× 授课日期:20××年×月×日 THE SPHERESTRUCTURE OF THE EARTH 12月18日 12月19日 12月20日 2023年12月18-20日,连续三个地方都发生了地震,难到地震比以往更频繁了吗?地球是否进入了地震活跃期? 地震如此难料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统计显示,2000年以来全球平均每年发生6900多次4.5级以上地震,也就是说全球范围内每天大概会有19次破坏性地震,我们的地球一直开启的都是震动模式,地壳一直都是运动的。 地震活跃? 看数据 那么地球的地壳是如何运动呢?地球的内部到底有什么呢?地球的构造是什么呢? EARTH 目录 地震和地震波 STRATIGRAPHY AND FOSSILS 地球的外部圈层 THE OUTER SPHERE OF THE EARTH 地球的内部圈层 THE INNER SPHERE OF THE EARTH 学习目标 了解地震波及传播特点。 1 理解并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各层的特点。 2 明确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各圈层主要作用和相互关系。 3 地震和地震波 EARTHQUAKES AND SEISMIC WAVES 0 1 什么是地震、地震波 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 地震 大小:震级———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破坏程度:烈度———地震对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