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八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同步练习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基础训练 1.1937年7月8日,“牺牲救国同盟会”成员向群众进行宣传动员,“沿途唱守土抗战歌, 一般听众,无不立感亡国之恸”。民众深感“亡国之恸”是因为日本制造了( ) A. 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知识点②第二次国共合作 2.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继续进行“剿共”;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蒋介石态度变化的根源是 ( ) A.共产党力量的增强 B.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C.中日民族矛盾加剧 D. 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 3.1937年9月2日,一二○师在陕北庄里镇举行誓师大会。师长贺龙说:“现在国难当头,我愿带头 穿国民政府发的衣服,戴青天白日帽徽,和国民党部队统一番号。看起来我们的外表是白的,但 我们的心却是红的,永远是红的。”贺龙的动员讲话 ( ) A. 调动了根据地民众抗战热情 B.有利于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C.坚定八路军持久抗战的信念 D.顺应了合作抗日的时代潮流 知识点③淞沪会战 4.淞沪会战持续三个月,中国军队共投入约75万部队,战士们“闻义赴难,朝命夕至……有死无退, 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这表明淞沪会战 ( ) A.揭开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序幕 B.打破了日本速亡中国的企图 C.彰显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决心 D.体现敌后与正面战场的配合 知识点④南京大屠杀 5.日军占领南京期间,德国人约翰 ·拉贝在日记中记载:“军队在进城后抢劫掠夺达数周之久……成千上万的无辜平民惨遭杀害。整个城市约有三分之一被日本人纵火焚毁……”这段记载反映 出( ) A. 拉贝帮助过南京市民 B. 日军凶恶残暴的本质 C. 日本不承认侵华战争 D.中日关系的曲折发展 6.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陆续将东南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同时整修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 年通过的1937年年度军费预算,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国防工业 B.开发西部经济 C. 巩固统一战线 D.支撑长期抗战 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 一份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的通电中写道: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此通电发出的历史背景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2. 下列作品中直接反映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 A. 歌曲《松花江上》 B. 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 C. 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 D. 电影《甲午风云》 3. 位于巩义市的原巩县兵工厂,曾是20世纪初中国的四大兵工厂之一,1915年由袁世凯下令创建。1937年,兵工厂被迫开始了颠沛流离的 生活,先是迁往长沙,后又在湖南烟溪和重庆建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 因是( ) A. 北伐的胜利进军 B. 侵华日军的步步进逼 C. 北平的和平解放 D. 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 4. 右图是蔡若虹于1938年创作的漫画《神圣的握手》,漫画中的大门 象征着中国的国门,一个日本士兵手持手枪正企图闯进中国,但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两只大手紧握在一起,将日本士兵的头、一只手和一只脚死死地夹在门缝中,令其动弹不得。该漫画意在表达( ) A. 敌我力量对比此消彼长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C.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 国共两党通力合作共同御寇 5. “一座仓库,因为英雄的坚守,而成为民族永恒的丰碑。一场战斗,因为先辈的热血,而成为民族永恒的记忆。 ……中国不会亡,是八百壮士的坚定信念。 ”材料中的“战斗 ”属于( )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长沙会战 6. 下面文字摘自1937年12月侵华日军第十三师团一名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