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07461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399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江苏省,学期,试题,语文,考试,期中
  • cover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学情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2024.11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4题。 材料一: 相较于《彷徨》《故事新编》这两部小说集而言,《呐喊》中蕴含的情感更加激昂,鲁迅将这本书定义为“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的作品,其中“批判”与“希望”的较量不分上下。他自觉在上一轮的“铁屋子”难题中已经失败过了,所以他怀着沉痛冷静下来,书写自己的反思,作为对一批更年轻、尚且充满勇气与信心的前驱者的警示,同时也是作为陪伴与慰藉。他自己处于长久的寂寞中,却见不得别人寂寞。鲁迅就是这样一名积极的消极主义者,他彻底地否定现有的制度与文化,认识到革命是多么的艰难,但又寄希望于一批又一批的先觉者醒来,一起撬开地狱的铁门。哪怕再失望也不会绝望,哪怕喉咙再嘶哑也要发出呐喊,这就是“呐喊精神”的核心所在。至今每当社会的病灶显露出来,各种灰暗与腌腊被拖带出来时,“呐喊精神”就会再一次地被强调,只有当有人愿意发出呐喊并召集一批勇士去斗争时,大众才不至于全然冷漠。 鲁迅对冷漠可谓是深恶痛绝,从小康家庭坠入困顿后周边人的遽然冷漠、留学课堂上中国人对同胞被砍头的冷漠、办报时面对既无人赞同也无人反对的冷漠……这一切使鲁迅深切地认识到冷漠是摧毁希望的最致命武器。《呐喊》中蕴含的强烈的“反冷漠”主张体现了作者反思自己在社会的打磨下逐渐变得冷漠,猛然被真与善点醒,遂在心中竖起一记警钟,誓要用热火淬过的刀子反复将那些麻木的因子切割去。 “反封建”“反传统”“反麻木”是《呐喊》的三大内核,也是联结、支撑起这部小说集的骨架。从《呐喊》开始,人们提起鲁迅时常常将其抽象为一个文化符号,使人自觉联想到冷峻的思考、犀利的批判、深邃的内涵。他始终是以半抽离的状态冷静而客观地审视着书写对象,寄寓在角色身上的情感绝不超出理性的界线,只要小说能够发挥出警醒世人的现实功用。 有些人反鲁迅是因为觉得鲁迅多是批判和破坏,却没有提出具体的救世之道,缺少切实的建设。但其实比起告诉人们一百条并非适用于每个人的“金科玉律”,让所有人明确一个绝对是死路的方向或许更有价值,此乃“否定”之意义。鲁迅在《阿Q正传》中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所代表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软弱逃避的国民劣根性连根拔起,彻底否定人们在外来侵略与内部压迫下从奴性中获取安慰与快适的生存状态;在《药》中将英雄的牺牲与群众不关心、不理解的状态构成残酷的对比,否定了当时同群众脱节的革命态势;在《狂人日记》中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说成是写满了“吃人”二字的流血簿子,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而彻底地批判。而鲁迅之所以要在自己的否定与批判中加上“彻底”与“绝对”的砝码,也是因为他对改革推行之法和国民劣根性有无比精准的认识———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当时,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告一段落,新民主主义政治尚未成熟,在这样一段政治运动的间歇期内,思想革命的热潮开始掀起。面对这股热潮,鲁迅并没有盲目跟从,而“常常是慢半拍到一拍”,先产生怀疑,经过一定时间的检验,意识到了思想革命的巨大潜力与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后,他才投身其中。因此,他小说中中国思想革命的主题,便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时代的传声筒”了,而是与时代产生共鸣,这“一拍之差”中包含了对时代的剖析与反思。鲁迅将文学与国民精神联系起来,既要与旧社会、旧思想割席,也不会全然依赖新制度、新思想,以如椽之笔针砭旧中国的种种弊病,以直击灵魂的创作来达到“立人”的宗旨,因此他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一个个“深刻的现代中国的寓言”,把读者引入他们的内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